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

兰缸花半绽。
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
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
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
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
今夜山高江浅。
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
彩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
一信东风,再约看、红腮青眼。
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

作品评述

《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是宋代王沂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兰缸花半开,正对西窗凄凄。
断灭的萤火和新来的雁儿。
别久了又相逢,不禁自顾华发,共同变得黯淡。
总是漂泊不定,更不要写梨花在秋天的园子里。
何况如今,离别之思难以忍受,才子们都减少了。
今夜山高江水浅,月亮又落下,帆船在空中。
酒醒了人离得很远。
彩色袖子和乌纱,解愁的人,只有断续的歌声悠婉。
一封东风的信函,再次邀请见面,红脸腮和绿眼睛。
只是担心小船向西驶去,错过了苹果花开的黄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诗人将兰花半开的景象与自己凄凉的心境相对照,突出了离别的悲凉和孤独。萤火和雁儿的出现象征着离别和相聚的周期性。离别久了再次相逢,彼此已经发生了变化,才子们的才华也逐渐减少,这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无情。诗人描绘了夜晚山高、江水浅的景象,月亮落下,帆船在空中,这些景象增加了离别时的凄凉感。酒醒后,人与离别之处愈发遥远。最后,诗人以彩袖和乌纱来象征解愁的人,只有断续的悠婉歌声能够抚慰内心。他希望东风能够传来一封信函,再次邀请相见,但担心小船向西驶去,错过了苹果花开的黄昏,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错过的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在离别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感情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离别的苦楚和无奈。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彼此的思念和希望再次相聚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王沂孙的生平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经常与周公谨、唐玉潜等人相倡和,著有词集《花外集》。

  至元年间,为庆元路学正。

  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也仍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王沂孙的成就

  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开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王沂孙词,前人评价甚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推崇备至。其词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诗词推荐

何当效能,宋绪丕兴。之子中荣,匪国之馨,维天下之馨。

三姝媚

秋风江上家,钓艇泊芦花。断岸绿杨荫,疏篱红槿遮。鼍鸣积雨窟,鹤步夕阳沙。抱疾僧窗夜,归心过月斜。

三姝媚

开到牡丹春十分,不堪风雨尚纷纷。酒杯强适谁知我,药裹关心更念君。老去青衫甚蓝缕,愁来白发懒锄耘。稻针出水蚕初扫,惭愧耕桑每废勤。

三姝媚

觉之微妙,未痕朕兆。彻造化之源,据生杀之要。至虚而独存,当明而隐照。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哆哆和和兮舌头狤獠。

三姝媚

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热饮一两盏,冷吟三五声。铺花怜地冻,销玉畏天晴。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

三姝媚

来暮亦何愁,金貂在鹢舟。旆随寒浪动,帆带夕阳收。布令滕王阁,裁诗郢客楼。即应归凤沼,中外赞天休。

三姝媚

鹭州鸳渚久相知,弭节开藩并此时。越俎况当交使事,举觞何惜话心明。欣逢桂子三秋候,细和梅花万里诗。指日骖鸾天上去,倚看接武步丹墀。

三姝媚

谷暗迷窗晓,山鸣报雨来。畦丁绝须喜,菜甲正新栽。倦路愁何那,冲泥惯岂才?吾诗未大好,也辱片云催。

三姝媚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三姝媚

流莺唤梦,芳草带愁,东风料峭寒色。又见杏浆饧饧粥,家家禁烟食。江湖几年倦客。曾惯识、凄凉岑寂。苦吟瘦,萧索诗肠,空愧郊籍。春事正溪山,柳雾花尘,深映翠萝壁。更谢多情双燕,归来旧庭宅。情丝乱游巷陌。怅容易、万红陈迹。酒旗直,绿水桥边,犹记曾识。

三姝媚

安分身无辱,知几心逢闲。虽居人世上,却是出人间。

三姝媚

太学先生欺绿橘,吴兴才士与黄柑。黄柑似日胜崖蜜,带叶初擎翠竹篮。还料楚王曾未识,徒将萍实托江南。

三姝媚

渭水桥边送别时,马前折赠笛中吹。若教系得离情在,那管千丝又万丝。

三姝媚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丛台余袨服,易水雄悲笳。自従此花开,玉肌洗尘沙。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我老念江海,不饮空咨嗟。刘郎归何日,红桃烁残霞。明年花开时,举酒

三姝媚

久立红云一朵边,合于仙里珥貂蝉。偶然梦到人间世,犹拥旌旗管洞天。

三姝媚

为人心切屡忘家,力量方知有等差。莫信空山葬冠剑,且吟古屋画龙蛇。

三姝媚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三姝媚

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三姝媚

晴山阴雪犹在,西下东风苦高。眼贪白鸟孤没,耳怕哀猿数号。

三姝媚

闭户生涯薄,忧时念虑长。老犹思汗漫,贫已在膏盲。弱柳饶春色,幽兰抱国香。穷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觞。

三姝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