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洪亮吉的《自励(其二)》
拼音和注音
níng zuò wú zhī qín , bù yuàn wèi fǎn s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知:(形)缺乏知识;不明事理:~的人。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原诗
宁作无知禽,不愿为反舌。
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
岂系果无声,无乃事容悦。
依依檐宇下,饮啄安且吉。
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