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这样师僧,面目可憎。
名摸还不似,藏覆又何曾。
虚空阔无工夫挂剑,沧海深有伎俩挑灯。
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
入闽借问,何如个能。

作品评述

诗词:《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朝代:宋代
作者:释正觉

中文译文:
这样的禅师僧人,容貌令人讨厌。名头虽有,实际却不如所传。虚空中没有时间来挂剑,沧海深处却有技巧来点亮灯火。他们摇曳着头陀的形象,如同精致的道者的棱角。如果问他们进入福建,他们能够如何应对呢?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师僧人的形象,作者对这些禅师僧人持有一定的批评态度。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揭示了他们的真实面貌与外表形象之间的差距。

首先,作者对这些禅师僧人的容貌表达了厌恶之情,称其为"面目可憎",暗示他们的相貌并不令人愉悦。这种形象的描绘可能与他们的修行方式、举止或外表装束等有关。

然后,作者指出这些禅师僧人名头虽大,但实际上并不如传闻中那样了不起,用"名摸还不似,藏覆又何曾"来形容他们虚有其表。这种揭示真相的手法,可能与作者对虚伪和伪装的不满有关。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两个对比的景象:虚空中没有时间来挂剑,沧海深处却有技巧来点亮灯火。这种对比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禅师僧人的修行态度的疑问和批评。作者认为他们在修行上缺乏真实和实质,只是在表面上追求虚无和空洞的形象。

最后,作者运用"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来形容这些禅师僧人。"抖擞"表示他们摇曳的头陀形象,而"玲珑"和"棱"则表达了他们的精致和角度分明的形象。这种描写可能是在暗示他们对外表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了内心修行的真正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僧人形象的描绘和对其修行方式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虚伪和伪装的不满。它呈现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思考和对真实与表面之间差距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前者匆匆襆被行,十年憔悴到京城。南宫旧吏来相问,何处淹留白发生。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远适庐陵郡,重江去不穷。全家片帆底,三月怒涛中。

鸟雀虽微物,颇知庇其身。育雏并庭宇,用意盖即人。即人亦何为,吞噬防暮晨。巢空傥不救,岂曰近乎仁。

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

年来常闭户,一动自知非。坐雨诗消闷,思家梦当归。山林容自拙,道路目孤飞。便整回头步,西园笋薤肥。

五月平畴不是犁,青秧老处坼于龟。乾坤惠爱无遗物,仰乳婴儿可使饥。

尚食停珍膳,清斋祷竹宫。方当歌云汉,未可和薰风。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清赢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春怜我。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已无可奈。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问公一醉能颇。钟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老夫婆娑。问篱下闲花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平生梦想处,奉乞小巑岏。

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汉家万国朝元正,帝呵风师洒其廷。雨寒成花皆六出,一洗天地尘埃清。高风半天卷云去,空色绀碧惟华星。金鸟东来照宫殿,瑞气著物皆光荣。绣衣虎士扶脩旗,皂旄绛幅纷葳蕤。洞开重门纳冠剑,肃肃环佩来东西。乐悬未作舞在缀,雉扇稍映宫帘垂。黄钟独奏君德盛,赫然天日当彤墀。

传得清虚剑。心内深深点。木上金丝来往牵。马风占。更把风摇?。卦象常推渐。功行时时检。黄鹤沿中仙要成,马风赡。日有真灵验。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东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何曾樽俎间,著客面黧黝。定须笑美人,蘸甲不濡口。

客来远自洞庭浜,一笑相逢耳竞倾。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苒苒霜风掠弊貂,簿书尘外访渔樵。林烟色淡如蒙雨,塘水痕深似落潮。雁字江天闻塞管,梅梢山路欠溪桥。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怜人得饱禽捐粟,送客登山岩倚舟。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