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戏题

历历从何起,冷冷与耳谋。
人言衰相现,我以妄心求。
远磬山房夜,寒蜩陇树秋。
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

作品评述

诗词:《耳鸣戏题》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译文:
耳鸣戏题,从何时开始,冷冷地困扰着我的耳朵。人们言谈中显露出衰败的相貌,而我却带着妄想的心追求着。在遥远的磬山房里,夜晚里的秋蝉声和寒冷的陇树在交织成一幅秋天的画卷。圆通的境界没有其他的方法,只能通过自己的修行来实现。

诗意和赏析:
《耳鸣戏题》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作者耳鸣的困扰,耳鸣是一种病症,常常令人苦恼而无法摆脱。这个形象的引入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显得冷冷清清、孤寂而沉重。

接着,诗人提到了人们言谈中的衰败相貌,可能是指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展现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然而,与他人不同的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现状,而是怀着妄想的心追求着更高的境界和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夜晚的磬山房、秋天的蝉声和陇树的寒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这里的景物和声音都带有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意味,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呼应。

最后两句"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表达了诗人的修行心态。圆通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达一切法的境界。诗人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并没有其他的方法,只能通过自身的修行来实现。这种修行是从内心的根本修正开始的,意味着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升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境界追求的执着,通过对冷静、寂寞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内心的深沉和超脱。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在意境上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荻花风里桂花浮,万竹生云翠欲流。谁拂半湖新镜面,飞来烟雨暮天愁。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圆水生花。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改颜易服与世同,无使世人知有翁。

月窟精神不受羁,白云野老太支离。当时若也无人识,骏骨灵心各自知。

功名有天命,美好无定姿。云梦未足吞,聊可巢一枝。同时金门士,文学多瑰奇。幞被向淮海,酣放遽尔为。车盖岂不荣,野马不受羁。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峯。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彩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可观阁上借床眠,明月清风不用钱。会面向来无空日,离群何事有经年。相望千思江湖地,正坐三秋风雨天。耿耿青灯空透影,可堪新雁一声传。

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缯。只合当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白絮随风作雪飞,青丝拂地带烟齐。湖光潋滟春光暖,上有流莺款曲啼。

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万年松。

士贫亦常事,但视其所依。苟能依于道,暮景亦有辉。渊明生乱世,初不求奋飞。为贫聊一出,违己即方归。归来坐衡宇,无粟可疗饥。作诗咏贫士,泰然曾不悲。

燕篆寒生春未回,可堪早别故园梅。新岂斗酒马周去,京光束书翰愈来。赋就不须呈狗监,敕除先合秆莺台。青云附骥非吾顾,自守书灯拨冷灰。

国亡家破此心全,氐与鲜卑两付天。王猛开心似诸葛,风云无望白头年。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

梦下瑶台,神飞阆苑,自叹尘寰久客。三人成周,望皇居帝宅。荡兰桨、伊阙波涛,曳玉杖、洛阳阡陌。独踌躇、武烈文谟,天垂晚,月生魄。故人少,别怀多,引壶觞自酌,谁怜衰白。群仙问我,尚低头方册。共云将、东过扶摇,遇鸿濛、顿超玄默。待功成,翳凤骑麟,把蟠桃摘。

李下与瓜田,嫌疑谨未然。先贤监竹木,不食笋多年。

柴门一以杜,胜事日相因。移竹听初雨,披花出故人。石衣行地古,野语隔墙新。忽笑朝来梦,风尘易水滨。

延陵称贵邑,季子有高踪。古迹传多代,仙山管几峰。微泉声小雨,异木色深冬。去毕三年秩,新诗箧不容。

今古两妙令,雍丘与太丘。当时号清白,後日想风流。吏鼾庭阴午,农歌野色秋。吾非荀氏老,愧尔德星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