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月

湖上清秋夜,扁舟泛碧波。
紫箫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作品评述

《洞庭秋月》是明代诗人黎扩的作品。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湖上的清秋夜景,诗人乘坐小船在碧波上漂浮,吹奏着紫竹箫。然而,尽管箫声悠扬,却无法与皎洁的秋月相比,诗人感到无奈。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湖上清秋夜,
扁舟泛碧波。
紫箫吹不断,
无奈月明何。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的秋夜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清秋的夜晚,湖水波光粼粼,诗人乘坐小船在湖上漂浮,吹奏着紫竹箫。然而,尽管箫声美妙动听,却无法与高悬在天空中的明亮秋月相比。诗人感到无奈,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音乐之美与自然之美相比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夜晚景色。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扁舟泛碧波和紫箫吹奏置于月明之下,突出了月亮的明亮和高洁。紫箫吹奏的声音被月光所淹没,弱化了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与自然之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内敛而富于思考,暗示了人类的努力和创造力相对于自然的伟大和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微小性。这种无奈和自省的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此外,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和夜晚的宁静环境也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舒适感。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确的描写,展现了明代诗人黎扩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知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诗词推荐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

百越江山冠九州,如屏还愧谩相褒。惠休此去多吟赏,赢得清风价转高。

画鹢齐飞发棹讴,泛江几日过扬州。晓云最白梅花驿,春雨初香杜若洲。一代文章关气运,十年馆阁擅风流。绿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小楼终日户全扃,诗卷閒消客子檠。城里不曾闻杜宇,尚疑三月未清明。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浊河澜亦霁,颜平容月漾。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邗沟日已斜,瓜洲潮未涨。滞舟江城边,朅来江城上。樱桃淡多姿,杨柳绿无状。江水媚春晓,开此好图障。怪我思江南,请君试一望。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鶱.语馀百响入天籁,众奇引步轻翩翻。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回廊架险高且曲,新径穿林明复昏。浅流忽浊山兽过,古木半空天火痕。

雪后竹君子,霜前松大夫。梅残半点白,猿叫一声孤。

石骨分开四角稜,日华磨透镜光明。水流圆折仍方折,忽作铿然戛玉声。

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几雨里,近清明。吹箫门巷冷无声。梨花月,今夜负中庭。远岫敛修颦。春愁吟入谱,付莺莺。红尘没马翠埋轮。西泠曲,欢梦絮飘零。

落日欲没多云烟,南山暝鸦归北山。楼台城上半明灭,灯火桥头初往还。江西八月热犹在,坐中迁客头欲班。何时解网听归去,黄花白酒疏篱间。

小松风飕飕,长松风冽冽。遥知蒙溪上,馀韵两清绝。宦游正可乐,归梦未应切。待生丁固腹,徐化庄周蝶。

白云起南山,随我度溪园。园丁荷锄去,季女出应门。汲泉供香茗,扫石闲清樽。人静禽声乐,春深花事繁。蛾眉映修竹,掩袂娇欲言。吾亲白云外,未敢访桃源。

佳处轸游念,芒鞋筇杖俱。溪寒卧虹饿,路暗垂雪腴。冈树鸠呼雨,田家鸡告晡。此心亮谁语,三绕石浮屠。

门径森寒柏,小桥穿□□。澄江朱槛北,晚照碧岩□。修架清泉逗,高楠邃□□。虚廊面青壁,危栈跨□□。绝顶舒平席,遥峰□□□。□□俯星斗,襟袂□□□。□□春膏浃,□□□□迷。岭猿□谷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诗新得意恣狂疏,挥手终朝力有馀。今到诗家浑手战,欲题名字倩人书。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