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山带金名远,楼台压翠层。
鱼龙光照像,风浪影摇灯。
槛外扬州树,船通建业僧。
尘埃何所到,青石坐如冰。

作品评述

《金山寺》是唐代文学家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被金色之名遥远,
楼台压着翠绿叠层。
鱼龙的光照亮塑像,
风浪的影子晃动灯。
栏外扬州的树木,
船只通往建业寺僧。
尘埃飞到何处去,
坐在青石上如坐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景色和氛围。齐己通过形象描绘,将读者带入寺庙中,感受到金山寺的独特之处。诗人在诗中展示了金山寺的景物,如山势、楼台、绿树、船只等等。通过诗中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寺庙的庄严与祥和,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简洁明快,通过几个形象的描写,画面生动。首句以山带金名远,点明了金山寺的名声和地位;第二、三句以楼台、鱼龙光影,描绘了寺庙的建筑和塑像照亮的场景;第四句以扬州树、建业僧,呼应了地理环境和寺庙中僧侣的存在;最后两句以尘埃、青石,表达了寺庙的幽静和净化之意。整首诗以简洁的词语,在短短几句中展现出了金山寺的壮美和静谧,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的遐想空间。这首诗词展现了齐己的文学造诣和情感体验,既是对现实的描摹,也是对人生境界的哲思。是一首结构完整、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年少一仙官,清羸驾彩鸾。洞宫云渺渺,花路水漫漫。岁计芝田熟,晨装月帔寒。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母力今衰颖,悲啼得杖轻。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念念皆空更莫疑,心王本自绝多知。艰勤长向途中觅,掉却甜桃摘醋梨。

乔林近水叶阴阴,萦石溪流自浅深。隔水群山森夏木,白云楼起媚遥岑。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处易疑狐峭,因难见惠私。此风今远笑,吾涕自涟洏。

老禅西来兜率宫,金昙舍利开芙蓉。平地起作宝光相,七级上凌天九重。摩尼顶珠现穹碧,丹霞掩映鸡足峰。八窗玲珑悬皎月,层栏翠滑扶神龙。我欲乘虚求帝释,云梯高峻红尘隔。檐铃停语寂籁冷,白鹤飞下苍烟夕。

风卷残云,九霄冉冉逐。龙池无偶,水云一片绿。寂寞倚屏帏,春雨纷纷促。蜀锦半床闲,鸳鸯独自宿。好语我将军,只恐乐极生悲冤鬼哭。

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吟高风过树,坐久夜凉天。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钓朋蓑叟在,药术衲僧传。鬓秃趋荣路,肠焦鄙盗泉。品徒诚有隔,推唱意何坚。寒地殊知感,秋灯耿不眠。从来甘默尔,自此倍怡然。兰为官须握,蒲因学更编。预愁摇落后,子美笑无毡。

昔游华盖仙人掌,万叠芙蓉紫翠生。犹记月明闻铁笛,人间无处著秋声。

吟馀妓散杯中酒,归去蝶随头上花。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御香三日出斋庐,骑至城东下鉴湖。瀰望湖田连荡地,菱花面目半模糊。

花似匝。两点翠蛾愁压。人又不来春且恰。谁留春一霎。消尽水沉金鸭。写尽杏笺红蜡。可奈薄情如此黠。寄书浑不答。

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谁把鹅黄染柳丝,似催邻曲蹋青期。已忘万里封侯志,但忆千回上树时。朝雨池塘光潋灩,暮烟楼观碧参差。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

惜春心。步花阴。怕春深。风扬游丝吹落絮,满园林。日长帘幕沈沈。朱阑畔、斜亸琼簪。笑摘梨花间照水,贴眉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