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方岳的《送荔子方蒙仲(其一)》
拼音和注音
zì wǎng xiōng zhōng píng shǐ jì , jiǔ wén gé diào lüè xiāng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同:(形)彼此一致,没有区别。[近]相通。[反]差异。
格调:(名)①文艺作品的风格。②人的风格或品质。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史记:史书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司马迁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为西汉元成间由博士褚少孙所补撰)。记载了中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史记》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代最长(约三千年)的一部。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原诗
风枝露叶走筠笼,玉润冰寒擘绉红。
自往胸中评史记,久闻格调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