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丁使君之官南赣》
拼音和注音
é é hǔ tóu chéng , yān hóu wǒ mán y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咽喉:(名)咽和喉的合称。多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要道:~要地。
虎头:谓头形似虎﹐古时以为贵相。一种屋饰。头部画有虎形的舰只。晋代画家顾恺之字。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峨峨虎头城,咽喉我蛮扬。
五岭此大门,筑关自秦皇。
尉佗绝新道,以之为屏障。
山川连瓯闽,建瓴势莫当。
郁孤有台基,三省之堤防。
使君负雄才,天南所歧望。
礼阴而乐阳,为化流炎荒。
声诗百福宗,人伦于焉昌。
宣布天地精,中和在宫商。
六义始于风,动人宜温良。
微言一相感,万物开其房。
方今用兵馀,民风多忧伤。
所赖诸侯诗,优柔致祯祥。
使君藩维寄,德教先豫章。
身作南长城,恩及祝融乡。
巡行至大庾,阴雨滋桄榔。
玉枕山嵯峨,霹雳泉汤汤。
攀援南北枝,要我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