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至侍郎见惠稚栝种之礼曹北垣下今百余日

翠栝东南美,近生神岳阴。
惜哉不可致,霜根络云岑。
仙风振高标,香实陨平林。
偶随樗栎生,不为樵牧侵。
忽惊黄茅岭,稍出青玉针。
好事虽力取,王城少知音。
岂无换鹅手,但知觅来禽。
高怀独夫子,一见捐橐金。
得之喜不寐,赠我意殊深。
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
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
常恐樊笼中,摧我鸾鹤襟。
谁知积雨后,寒芒晓森森。
恨我迫归老,不见汝十寻。
苍皮护玉骨,旦暮视古今。
何人风雨夜,卧听饥龙吟。

作品评述

原题:王仲至侍郎见惠稚栝种之礼曹北垣下今百余日矣蔚然有生意喜而作诗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紫芝仲白飞仙去,常恐英才不复生。人叹斯文逢厄运,天留此老主齐盟。执鞭孰可为之御,序齿吾犹事以兄。未必时人能着价,后千百载话头行。

池水浮黄叶,窗扉列翠岚。蚁历新梦破,鸥已旧盟寒。足病喜安坐,目昏愁远看。无人来问道,不用倒幡竿。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清辉散广座,孤影随行舟。衮衣如示归,志愿终可酬。

高叶明初日,偏林澹远烟。晴空如滉漾,秋气更暄妍。睡足小窗净,心清浮虑捐。与人同乐意,忧国见丰年。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穗乎不得穫。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弗杀也。太上之靡弊也。

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麽生。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欹枕看山横。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一家满载扁舟里,两桨春风去似飞。渐识路人乡树出,世间乐事莫如归。

五闰干戈极,炎晖历数新。析圭绵六服,卜鼎迈千春。哀痛朝奸稔,夤缘国步屯。近畿横彗孛,严禁失钩陈。魏绛谋和敌,包胥日哭秦。翠华旋北狩,清跸且南巡。雾塞纷铜马,祥开表玉麟。官军推大弟,耆老赴仁人。唐祚兴灵武,昭王问水滨。悲缠刁斗急,警报羽书频。关辅腾骄子,朝廷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一作宴鲍二宅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一夏九十日,今朝喜圆满。拈得巩县茶瓶,摵碎饶州瓷碗。冷笑布袋,平欺懒瓒。天堂不拘,地狱不管。空腹高心担片板,无端瞎却顶门眼。

出山已不辨东西,新径多岐失故蹊。源里飘红无杂树,村中戴白有遗黎。略加蕝识认来路,似有茅茨遥隔溪。太守渔郎两痴绝,自迷岂解指人迷。

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凉月堕幽虫急,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山海淮壖利,吾徒职骏奔。长官惟我在,同事只公存。句法深深见,心宗细细论。清风今已矣,微月耿黄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