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听声

人言鼻听无如龙,听不以耳乃反聋。
未若水母本无目,隔水响应相鸣雄。
我持此理问张瞍,废目任耳偏能聪。
忍闻此声亦愦愦,俗嚣政在群鸣中。
枉将蚁动作牛鬭,妄遣蚊聚成雷公。
昔人乐归瞽其职,五音六律诗人矇。
我琴三尺玉横膝,欲广舜孝歌时雍。
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
瞍乎洗耳试一听,莫似北客歌南风。

作品评述

《赠张听声》是宋代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探讨人的听觉和声音的作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张听声的赞赏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张听声》中文译文:
人们说龙的鼻子听力无人能比,但它并不是通过耳朵听,反而会变聋。
与之相比,水母本没有眼睛,但隔着水也能相互共鸣。
我将这个道理问张瞍,他废了眼睛,却让耳朵更加聪明。
听到这种声音也感到愦愦不安,世俗嘈杂声中政治权谋盛行。
就像蚁群误以为自己能与牛战斗,蚊子们妄想聚集成雷公。
古人乐意回归失明的本职工作,五音六律的诗人们却被迷惑。
我手握三尺琴,却想传唱舜和孝顺的歌曲。
游鱼舞兽能解读人的意愿,这种意愿使人们忧乐相同。
张听声啊,请你洗耳尝试一下,没有什么能比北方客人唱南风更好听。

诗意和赏析:
《赠张听声》以声音和听觉为中心,通过对比龙的听力和水母的共鸣来思考人的听觉能力。诗人认为张听声废掉了眼睛,但却让耳朵更加聪明,这暗示了人的听觉能力的重要性。诗中抨击了当时世俗嘈杂的政治氛围,将其比作蚁群妄图与牛战斗和蚊子们聚集成雷公,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混乱政治环境的批评。诗人欣赏古人回归本职工作的态度,呼吁诗人们不要被五音六律所迷惑。最后,诗人以北方客人唱南风来形容张听声的歌声之美,表达了对张听声的赞赏和艺术追求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听觉和声音的描绘,探讨了人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达的关系。诗人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对迷失于世俗的诗人们提出了警示。整体上,诗词通过对比和隐喻,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听觉和艺术的思考,同时融入了对时代背景的批评与反思,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思想和艺术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叹息人真未易知,暮年始觉麴生奇。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醺未醉时。

衡山未见意如飞,浩荡风帆不可期。却忆府中三语掾,空吟江上四愁诗。高滩落日光零乱,远岸丛梅雪陆离。剩欲平分持寄子,白头才尽只成悲。

杰阁倚空阔,身高眇万山。栋云飞缥缈,檐铁闹虚闲。地步氛埃外,天威咫尺间。好风吹笑语,余响落人寰。

夜深移入小杯盘,回首花枝不忍看。岂与海棠情分薄,老夫自是怯春寒。

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莫问万春圆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隔林八十庞眉叟,理竹疏泉过一生。见说石林身健日,把书只在石中行。

梅花不是雪家仙,雪里如何不怕寒。冻脱龙髯冰却海,千花试与斗来看。

古郢云开白雪楼,汉江还绕石城流。何人知道寥天月,曾向朱门送莫愁。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小颦微笑尽妖绕,浅注轻匀长淡净。手挼梅蕊寻香径。正是佳期期未定。春来还为个般愁,瘦损宫腰罗带剩。

解使冰肠暖,能令玉色腴。谁能补丹诀,素女绛罗襦。

有客来从仕国中,多时竹马闹儿童。争言记壁崔斯立,今属诗家姚武功。一节清如金掌露,十分明似水晶笼。先声已好官为易,飞鹗联翩遇顺风。

澒洞鸿濛,天兴无极。寻纳江汉,节宣南北。顺助其功,善下惟德。我祀孔时,以介景福。

闭户不知春色佳,柳梢欲暗可藏鸦。鸭头新绿齐腰水,女颊轻红刺眼花。

平生惟有梅,与语觉差可。此外岂无花,周旋宁作我。

长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才多莫厌官无事,郡小不妨名自高。庶子定应牵赋咏,醉翁聊复继游遨。试寻苦战清流下,要识经纶帝业劳。

手挈东风上水关,凤书迎日看新班。五湖家世乌衣巷,三峡楼台亦甲山。画戟门开春书永,卧龙帐稳海波间。安危大计须公等,天定应知即赐环。

落日沧江雨,东风废苑春。莫言三国士,犹胜六朝臣。

百尺危桥跨彩虹,快输白浪入晴空。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