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星光如月映长空,惊起愁眠夜向中。
残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鸣叶是西风。

作品评述

《立秋》是宋代诗人方翥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星光如月映长空,
惊起愁眠夜向中。
残暑不妨欺枕簟,
隔窗鸣叶是西风。

诗意:
这首诗以立秋这个节气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景象。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星光繁盛的夜空,以及因为秋意渐浓而引起的无眠和愁思。他以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残余的夏日炎热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秋风的临近和渐入人们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感受。首句“星光如月映长空”将夜空中星光的明亮形容得宛如明月一般,给人以夜晚明亮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因为秋意渐浓而无法入眠的愁思,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诗意更为深远。第三句“残暑不妨欺枕簟”表达了对仍有残暑的不满,用诗意的语言将夏日的余热与人们的睡眠难题联系起来。最后一句“隔窗鸣叶是西风”通过描写窗外树叶随风作响,暗示着秋风的到来,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变迁。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对夏日残暑的不满、对秋风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这首诗具有鲜明的写实特点,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具有艺术感和内涵的佳作。

诗词推荐

内乐清虚息万缘。逍遥真是地行仙。徒他玉带金鱼贵,听我纶巾羽扇便。倾九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舡。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

泪浣香腮粉未乾,相思成病怯春寒。此情欲向琵琶诉,整得琵琶又倦弹。

骄荣落尽雪霜浮,偃蹇空贻社栎羞。濡染东家虽借润,风烟西爽亦宜秋。皮灾已觉神明露,心在犹怀剪伐忧。铁鏁何当绊龙脚,夜深雷风卷潭湫。

每从迫隘面孱颜,劣比缘墙见髻鬟。好在此亭同把酒,与君全体看南山。

可惜东林寺,空门失所依。翻经谢灵运,画壁陆探微。隙地泉声在,荒途马迹稀。殷勤话僧辈,未敢保儒衣。

九日明朝是,清樽强自开。萧萧疎雨暗,滚滚大江来。野菊闲无数,沙鸥静不猜。何须骑台饮,此兴亦悠哉。

水悠悠。长江望断无归舟。无归舟。欲携斗酒,怕上高楼。当年出塞拥貂裘。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未解连轩赋鲍昭,且陪茫荡醉东皋。初非日浴身原洁,何待天冲志已高。羽服便能随羽扇,霜翎正合伴霜毛。使君今是徐州守,会宴云龙乐且遨。

暗诵黄庭经在口,闲携青竹杖随身。晚花新笋堪为伴,独入林行不要人。

可爱南山与北山,北山上有斗芒寒。碧云归尽人何在,更捲珠帘到夜阑。

代天襟量服英髦,能扈王舟出海潮。轻重裴公陈梗切,安危汉孺绝麾招。吟笺访古羊腾石,奕局行春柯烂樵。谢傅不应丘壑尚,绝尘机警冠当朝。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五亩烟芜过半生,还山自笑又躬耕。舂炊不继儿啼饭,烹饪无方客絮羹。游宦人间身愈困,读书灯下目几盲。退之已老当更事,犹向时人说善鸣。

汾晋地形美,古今多钜贤。况承勋烈后,宜有庆灵传。著位登朝右,声华出众先。起家从此始,圭组遂蝉聊。

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撚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一线飘然下碧塘,溪翁无语远相望。蓑衣旧去烟披重,箬笠新来雨打香。白鸟白莲为梦寐,清风清月是家乡。明朝有物充君信,dX酒三瓶寄夜航。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凄。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尘箧敝貂犹得在,过冬偶免叹无衣。

含桃豌豆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岂谓单衣挥扇手,仍为败絮拥炉身。唾壶甫换痰仍满,药贴多夸料不真。火热冰寒但绝欲,世间疫疠本无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