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牧的《边上闻笳三首》
拼音和注音
hé chù chuī jiā bó mù tiān , sāi yuán gāo niǎo méi láng y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薄暮:(书)(名)傍晚:~时分。[反]黎明|拂晓。
狼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古代边防用狼粪燃烧生烟以报警。后来常用狼烟指战乱:~四起。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原诗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
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