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怀安骨肉自简池来会

来往金涧道,寻常不隔年。
异方何契阔,浑舍此团圆。
老子风埃甚,孙儿玉雪娟。
妻孥劳行役,争劝吸长川。

作品评述

《次怀安骨肉自简池来会》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来往金涧道,寻常不隔年。
异方何契阔,浑舍此团圆。
老子风埃甚,孙儿玉雪娟。
妻孥劳行役,争劝吸长川。

诗意: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自己和家人分别生活在金涧道(或指远方)和此地,虽然相隔不过一年的时间,但感觉如此遥远。他感叹异方的距离使他们彼此隔绝,无法享受团圆之乐。诗人描述了老子(指自己)风尘仆仆的样子,而孙儿则美丽如玉,纯洁如雪。妻子和孩子们辛勤劳作,行走在长川之间,而诗人则劝他们不要争吵,要和睦相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诗人与家人分离的两地,并表现出他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诗人呈现了一种温馨、亲情的氛围。诗中的对比,如老子的风尘仆仆与孙儿玉雪娟的美丽形象,衬托出家人之间的差别和感情的纯粹。诗人的劝谕更是体现了他对家庭和睦的期望,呼吁家人彼此关爱,共同度过艰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情感饱满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家庭和睦相处的思考和期许。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彩笔新题字字香。雁来时候燕空梁。芙蓉无处着秋光。人远山长言外意,曲传书恨醉时妆。倩谁闲寄水云乡。

老无添虎仍逢病,春欲残时未减寒。架上汉书浑忘尽,床头周易却常看。

不寐苦长放,起看天未明。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南飞多过雁,早寄破胡声。

小雨迎藜杖,微风入葛巾。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施药乡邻喜,忘机鸟雀驯。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赀身。

与君非一身,同户醒相忆。而况出门去,宁知南复北。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远守惭侯籍,征还荷诏条。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满眼悲陈事,逢人

杏坛俨雅犹难考,莲社荒唐孰肯知。好把钟山为儆鉴,瞿聃留作晚年师。

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

雪毳文毛虚有表,防奸禦寇且无功。中宵谁解频频吠,庭皎秋蟾树褭风。

倦游历落三载中,重来触事多不同。旧交云散隔山岳,在者一二莫我从。新知喜获徐孺子,年少已有诸老风,譬之宝剑虽尚伏,清夜往往舒长虹。惟君家学故有宗,念我早日尝登龙。周旋何止道畴昔,玷缺便拟相弥缝。分携转眄且十日,梦寐尝若见德容。要裁短章寄离阔,抒思苦穷无由丰。

独上闲城却下迟,秋山惨惨冢累累。当时还有登城者,荒草如今知是谁。

红照西沉暂解鞍,偶然假馆岂求安。新丰独酌谁为侣,坐对窗前竹一竿。

此君与我同襟期,延致屋宅西财维。涵濡雨露岁未半,柯叶深茂华而滋。恍疑神士萃庭宇,旌{左方右童}羽盖纷交驰。非筝非竽发天籁,不湍不濑含风漪。绿光到眼冰雪泼,顿令六月无炎威。何须挹爽置象簟,不假去热施龙皮。挺然直节异凡植,四时不改琳琅姿。翛然雅致涤万虑,一尘不染

强言一物扬家丑,引得傍观入座来。笑里和盘轻掇转,七峰岌页舞三台。

骇雉丹青人姓边,无花无石自瞿然。已能倚壁音声绝,何用蹲飞欲上天。

苍苍松桂阴,残月半西岑。素壁寒灯暗,红炉夜火深。厨开山鼠散,钟尽岭猿吟。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

沈侯赋郊居,欧公赋鸣蝉。谁谓远莫继,有孙笔翩翩。我独歌肮脏,世憎还自怜。秋风鸣不已,如欲相和然。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小小如知已,常常说向人。论情宗族异,问事见闻新。囊锦将谁管,湖园看未真。伤心啸庵路,不复送亲宾。

伤君远行迈,白日何凄其。微阳漏林光,稍稍照人衣。天高鸟垂翼,风紧花落枝。荒台俯流水,万里长相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