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沪南以前区字韵送行

万里来鸿未有书,社前归燕与人俱。
涨痕落后杭巫峡,风力高时略太湖。
深愧平生嗟靖节,一匡天下望夷吾。
延英入定中兴业,早震天声到鬼区。

作品评述

《次杨沪南以前区字韵送行》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来鸿未有书,
社前归燕与人俱。
涨痕落后杭巫峡,
风力高时略太湖。
深愧平生嗟靖节,
一匡天下望夷吾。
延英入定中兴业,
早震天声到鬼区。

诗意:
这首诗词是洪咨夔送行的作品,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代风云变幻和自身奋斗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观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时代变迁为背景,通过描绘鸿雁迁徙、江湖河流的涨落和风力的变幻,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自身奋斗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万里来鸿未有书”,以鸿雁迁徙为景,表达了诗人在远方漂泊,未曾有书信传递的孤独与无助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社前归燕与人俱,涨痕落后杭巫峡”,通过描绘杭州、巫山等地的河流涨落和归燕归巢的景象,表现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无常,也暗含了诗人对归乡与离别的思考。

接着的两句“风力高时略太湖”,通过描绘湖泊风势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时代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的感慨。

下一联“深愧平生嗟靖节,一匡天下望夷吾”,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平庸和无能的自责,同时表达了对社会和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希冀。

最后两句“延英入定中兴业,早震天声到鬼区”,以延英入定和中兴事业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奋斗和社会变革的期待,也抒发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自身奋斗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同时,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景象和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风衣何揭揭,有若瓠叶翻。尘土不远去,白云藏白门。

梦不曾为岭青游,眼中陡顿有英州。知君结此石交后,一洗从前势利羞。

民情既乐,和气为祥。民情既忧,戾气为殃。祥为雨露,天下丰穰。殃为水旱,天下凶荒。

先生卧碧岑,诸祖是知音。得道无一法,孤云同寸心。岚光薰鹤诏,茶味敌人参。苦向壶中去,他年许我寻。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东江清。西江清。海上潮来两岸平。行人分棹行。

侬是寒江独钓人,曾偕樵叟见羲文。当时也似吞三画,今日翻难说七分。萱草不堪濒外望,梅花岂是野中群。解颐一笑明年事,未别先愁日暮云。

官廨俯官溪,溪流极清泚。鱼游值天阴,竞指龙光起。古祠偶相邻,愚徒望风靡。我欲照衰颜,且展阑干倚。

古寺沈沈僧未眠,支颐将客说闲缘。一溪月色非尘世,满洞松声似雨天。檐底水涵抄律烛,窗间风引煮茶烟。无由住得吟相伴,心系青云十五年。

灵山相识已平生,雨後精神见未曾。一朵碧莲三万丈,数来花片八千层。云姿雾态排天出,竹杖芒鞋欠我登。羡杀峰头头上寺,厌山不看是诸僧。

竹杖芒鞋度断冈,崎岖小迳绕寒塘。野梅照水初含白,山菊支霜未委黄。对景每番成感慨,把杯几度放疎狂。此生但只安吾分,无辱无荣寿且康。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笑尽人间事,至头总不知。信心终是实,如日莹无欺。举措持恒久,贪一却似痴。善缘销恶趣,惠爱广将施。

腰不为米折,头独采菊低。晚节名元亮,思与隆中齐。

坐断维摩方丈,发露阎罗地狱。千古万古黑漫,剑树刀山转辘。

振讯褵褷病鹤形,箳篂影下话平生。受原宪业惟环堵,溯德公心不入城。日把寸量著蝶梦,云拖一出被猿惊。自惭迂学经题品,输与两生无姓名。

雉之飞,于朝日。群雌孤雄,意气横出。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嗟我虽人,曾不如彼雉鸡。生身七十年,无一妾与妃。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舣棹枫林外,平沙走晚晴。秋深红鹤至,波动白鸥惊。荻浦留三日,江州计几程。夜来风色好,行不待天明。

看罢吴山看越山,一帆千里玩风澜。令人颇忆羊裘老,为钓桐庐七里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