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丞相临平帖赞

书尺之作趋简便,情之所托斯可见。
志虽少贬言犹婉,体虽少拙敬犹简。
堂堂相国缁衣彦,明哲自将亦通原。
竦然述赞览遗卷,我欲以之参世变。

作品评述

《曾丞相临平帖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曾国藩丞相的临平书法作品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藩的赞美和对他才智的钦佩。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丞相临平帖赞,
书法简便,情感显露。
虽然言辞不多,但言辞婉转;
虽然笔法不繁,但笔法朴实。

曾国藩作为一位相国,他的文才和智慧显而易见。
岳珂读过他的书法作品,深感他的才华和智慧。
作者怀着敬意和钦佩,写下这首赞美之词,
并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参悟世事的变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曾国藩的书法作品为主题,通过对其书法的赞美,折射出作者对曾国藩的敬仰和对他才华的推崇。首先,诗人称赞曾国藩的书法简便而情感显露,表达了对其书法技巧的赞赏。尽管言辞不多,但却能表达丰富的情感,显示出曾国藩在书法创作中的才情。其次,诗人提到曾国藩虽然言辞不多,但言辞却婉转,表达了对曾国藩言辞的赞美。即使在言辞简练的情况下,曾国藩依然能够以婉转的笔触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诗人称赞曾国藩的书法虽然不繁复,但朴实无华,表达了对其笔法的赞美。曾国藩的书法作品虽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笔触,但却具有朴实自然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对其笔法的赞赏。

整首诗词通过对曾国藩书法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才智的钦佩和敬意。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曾国藩以及他所代表的品质和价值观的赞扬。同时,诗人希望能从曾国藩的书法作品中汲取灵感,以此启发自己在参悟世事变迁中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朴实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藩以及他所代表的优秀品质的敬意和钦佩,也传递了对智慧和艺术的追求。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有口即饮酒,有眼只看书。看书知古今,治乱能愁予。不如一味饮,醉眼昏蘧蘧。

细读养生主,长歌归去来。山僧借水品,溪父送琴材。病退稀求药,身闲日探梅。今宵喜无寐,岷下有书回。

曾到未到俱吃茶,不在沾唇眼便花。若是谢家船上客,肯来平地摝鱼虾。

杜牧寻春苦未迟,水晶宫里旧题诗。小鬟莫讶腰如束,善唱白家《杨柳枝

九品朝中无势援,五层山下有耕桑。

士学端成已,工夫要自程。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美玉资勤珏,良才讵小成。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

素月澄辉,众星灰列。炳为天文,各和攸别。椒房既正,阴教斯设。平雎麟趾,应如乡捷。

人道灵瓜有护持,蜿蜒果见著青枝。一时耳目穷何尽,万事由来不可知。

卧月眠风乐有馀,蒹葭处处钓重湖。斟鲁酒,脍鲈鱼。一片家风入画图。

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东风又促进派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文叔差增似往时,君房只是向来痴。谁知有个羊裘叟,汉鼎悬渠一钓丝。

贤愚善恶未尝休,是个众生信佛求。真实持经堪郑重,非心不定谩劳修。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翠作浮洼玉作觞,连蜷浮动玉生香。手中风露分炎国,窃里乾坤入醉乡。满座争夸赛鹦鹉,可人曾忆盖鸳鸯。江长月白空痕在,一夜花神怨索郎。

斋壁值墨竹,文苏两先生。移根今何殊,初度风雨声。妙识前日意,欢见此时情。家山几千里,客恨倏以倾。归期恨今晚,像此葺茅楹。故知江海梦,常共月华清。

休作解,众妙玄玄无管带。文殊仗剑逼如来,五百声闻心豁解。

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八阳和满世间。

讲学声名早,飞胜蔼士林,九重嗟见晚,诸老愿交深。时有亨嘉会,天无平治心。每於当用处,梁父又重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