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曾氏临江作亭以舍过客因同舍来求诗

乱后足漂零,所至倦迁客。
那知此江上,飞亭跨穹石。
客来赣山青,客去赣水寂。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来陌。

作品评述

《庐陵曾氏临江作亭以舍过客因同舍来求诗》是宋代诗人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乱后足漂零,所至倦迁客。
那知此江上,飞亭跨穹石。
客来赣山青,客去赣水寂。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来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乱世后的漂泊无依和迁徙劳累的客人。然而,他们来到这座亭子却发现了一座飞跨在江上的奇特亭子,横跨在高耸的石头之上。无论客人们来自哪里,无论他们去向何方,亭子都见证了他们的存在和离去。在这个世界的变迁中,人们都像是在亭子上徘徊,漫步在陌生的道路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乱世漂泊和客人无常的深切感受。诗中的亭子象征着短暂而奇特的存在,它架在江上,横跨在穹石之上,给人以稳定和安全感。然而,客人们却只能暂时停留,无论他们来自何处,去往何方,最终都会离去,只留下亭子和亭上的人在这悠悠往来的陌生世界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客人的描写,折射出了作者自身的漂泊和无常感。诗中的“乱后足漂零,所至倦迁客”表达了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难以找到归属感和稳定的生活。然而,作者并不消极,他通过描绘亭子的美丽和独特,传递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对短暂而珍贵的时光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简短而精确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富有意象的场景,使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感受到江上飞亭和往来的客人。作者通过这种景物描写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短暂性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反思和体悟。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人类存在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中产生共鸣。它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短暂而珍贵的时光的珍视,并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唾壶声里晚凉轻,风自虚徐月自倾。诗好要从知者道,格高今识古人情。三熏谁定分膏馥,十袭吾方守诅盟。预恐幽居念离索,时须开卷慰愁生。

洋洋降临,肃肃布列。熙事既成,嘉笾告弃。九天下储庆,垂祐无缺。寐明寐昌,绵绵瓜{左瓜右失}。

玉作精神雪作肤,雨中娇韵越清癯。若人会得嫣然态,写作杨妇出浴图。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春风两眼合看花,今年却不在黄家。世间岂无鱼羹饭,不似黄家能顿顿。未应南楼复南楼,江湖添个新白头。午夜横眠看星斗,玉柄摇摇似招手。崖公失顾第四星,使我不逢渠大明。忽思叔度久不见,林梢飞来果一片。露虫啾唧四壁鸣,小虫喉中亦作声。太息去年十二月,秀峰先生临去说。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凉入帘帏夜色轻,瑶台添月更虚明。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

青山白水对开帘,佳句中边胜蜜甜。机杼由来千丈锦,区区割截笑江淹。

唐世碑犹在,高丽鼓半穿。

密传春信。微妆晓景,淡伫香苞欲绽。临风虽未吐芳心,奈暗露、盈盈粉面。何人月下,一声长笛,即是飞英凌乱。凭阑无惜赏芳姿,更莫待、倾筐已满。

千里频年别,人来数寄书。旧题红叶处,犹记白头初。薤露危如此,庭兰赋有馀。摩挲东望眼,归泣向吾庐。

怜君将命拜新恩,送别都门亦断魂。雨歇佳林秋更暖,瘴连梅岭日多昏。诏颁海徼征徭薄,兵罢蛮州市井繁。愧我不才居禁近,前春洒扫待回辕。

含泪坐春宵,闻君欲度辽。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曙月当窗满,征云出塞遥。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

木奴矢矫二十里,大似盘龙趋桂林。中人薄暑遽如许,觅树依凉无好阴。

悠悠竹色蘸清尊,更借阴风荡午暄。博得亲颜开一笑,佳名须记寿星轩。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馀。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晚云连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静见鱼。昔岁一鸣无所恨,绿槐金蕊任萧疏。

茂林斑若锦,秀巘矗如屏。底处供登览,阑干在杳冥。

别后平安未有书,秋风客里定何如。西湖纵是芙蓉好,不似山家橙橘初。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