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别印昆入都

扬子江声日夜喧,历阳树色暗郊原。
车尘千里春风道,应湿襟前岱岳痕。

作品评述

《浦口别印昆入都》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近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浦口告别昆明印,踏上入都之路。
扬子江的声音日夜喧闹,历阳的树色在郊原中黯淡。
车辙扬起千里春风,也许会沾湿我前行的衣襟,如同岱岳山脉上留下的痕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陈三立离开昆明,踏上前往都城的旅途。他在浦口告别昆明的印象,心中充满着离别的悲伤与期许。诗人通过描绘扬子江的声音和历阳树木的颜色,表达了旅途中的喧嚣与孤独。他意象中的车辙扬起了春风,预示着即将面临的长途旅行和未知的未来。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衣襟可能会被湿润,这象征着他前行时可能会面临的艰辛和挑战,就像岱岳山脉上留下的痕迹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离别和旅途,展示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在诗中创造了一种情境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起伏和旅途的曲折。诗人通过对扬子江、历阳树色以及车辙春风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诗词更富有生动感和情感共鸣。最后一句提到衣襟湿润和岱岳痕迹,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深度,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陈三立在离别和旅途中的情感体验。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和追求理想的坚定,同时也可以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变幻。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味到离别与旅行中的人生感悟。

诗词推荐

幕下谁人识杲之,微闻赞画向莲池。登楼不恨乡关远,拄笏只言山色奇。直道自能消鬼魅,高人何处不轩羲。它年坐上话铜狄,可是蓬莱清浅时。

稼如茨兮黍与粳,十日不雨兮彼苍。御龙君兮徼祥,环嵊之土兮雨其滂。焦卷发秀兮摇晚凉,田水泱泱兮秋风香。旄倪舞歌兮饱有望,神之赐兮何可忘。登山临水兮送将,神亦劳止兮归安故乡。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南宫水火吾须济,北阙夫妻我自媒。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青天碎浮云,飘落随长风。当年江海心,聚散岂谓同。我发春霰白,君颜秋树红。各将飞腾具,坐受穷困攻。怀书更何罪,暴客岁不容。数夕稍振发,共语凉天中。天明换颜色,囊瓢赴群童。此事本不策,改道无所从。犹胜古侠士,侩牛市廧东。

宿雨初乾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井梧叶叶秋风晚。东篱点点金钱满。开急为重阳。日烘深院香。幽姿无众草。莫恨生非早。嚼蕊傍池台。寿公桑落杯。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

曾逐大茅君,峰头卧古云。鸟青呼作使,鹤白养成群。客较丹砂法,童窥玉券文。近来烟火断,花气作垆熏。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吴山与越山,相对摩今古。袅缆浙江亭,回首西兴渡。区区名利人,无分香闺住。匆遽促征鞍,又入临平路。

四句难谈说,修多罗指月。□若复见时,珍重了真歇。

直下是,直下是,没量大人,抬脚不起。可怜伎死杜禅和,犹是哓哓挂唇齿。

白屋多强仕,朱门屈壮夫。万端皆落后,不独是屠苏。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鸡犬同时亦同升,赤云今日几人行。我来正唱升平曲,不用山间变姓名。

君不见莱公酣歌彻清晓,银蜡成堆烧不了。又不见齐奴帐下环佳人,平生爨蜡不爨薪。南园花蜂巧心计,祗为渠侬照珠翠。生憎诗客太酸寒,略不分光到文字。欲学凿壁衡,邻火夜不明。欲学囊萤车,十月霜无萤。人生穷达真有分,大钧高高不须问。起来摩挲莲叶真人图,还有青藜老杖照我

晴景融融春色浅、落尽梅花千万片。小池冰解水纹生,消息未闻梁上燕。楼倚轻寒风力软。目断孤云天自远。又还依旧去年时,寂寞病容人怪见。

买陂塘旋载杨柳,尘凡皆与停务。半生醉梦人间世,翻覆几回云雨。归有渚。似真到三山,缥缈红云屿。忘怀笑语。任白鹭惊飞,苍苔不扫,去此便无趣。斜川路,宇宙茫茫何许。绮园肯附诸吕。悠然一见南山后,便觉世多尘句。持此醑。论心事中间,异姓还同谱。迂疏好古。因艺菊栽松,

一事元无可得忙?悠然半醉倚胡床。牡丹枝上青春老,燕子声中白日长。身世已如风六鷁,文章仍似闰黄杨。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辄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