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鄱阳别方道人》
拼音和注音
hù tíng bù chū yǐ duō nián , qiān lǐ suí jūn yì huò r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多年:很多年。表示时间的久远。
户庭: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
豁然:(形)形容开阔或通达:~开朗|~贯通。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户庭不出已多年,千里随君意豁然。
饮醉或歌还或泣,鬓蓬疑鬼又疑仙。
讵知衰凤堪为笑,且学涂龟得自全。
今日别离何足恨,终期共住白云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