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恽格的《古意(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jiǔ yuè pī zhòng qiú , níng hán duò rén zh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月: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2.第九个太阴月。3.九个月。
凝寒:严寒。
重裘:厚毛皮衣。指质量极差﹑分量很重的皮衣与轻裘相对。
恽格
又字正叔,亦称叔子,又有别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横山樵者、巢枫客。恽日初子。十五岁在福建被清大将陈锦所掳,认为义子。父在杭州访得,请灵隐寺方丈谛晖劝锦,谓此子有慧根而福薄。乃剃度为僧。不久,随父回乡。初画山水,后改画没骨花卉,自成一家,工诗,书法学唐褚遂良,诗书画人称三绝。有《瓯香馆集》
原诗
九月披重裘,凝寒堕人指。
北辰换枢纽,鳌足正南徙。
积气俄已倾,星辰乱天纪。
温风久不至,邹衍冻其齿。
凤鸟忽无声,伶伦寒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