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

运属宣和末,干戈变故仍。
倦勤修内禅,流泽启中兴。
睢水千麾集,胡沙八骏腾。
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

作品评述

《有感三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种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感三首》

运属宣和末,
干戈变故仍。
倦勤修内禅,
流泽启中兴。

睢水千麾集,
胡沙八骏腾。
尺书传讳日,
寰宇泪如渑。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和时局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化的感慨和思考。他观察到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的局面依然存在,然而他感到疲倦,决心修行内心的禅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启发社会的繁荣与兴盛。他提到了睢水和胡沙,表明这种变迁之下,民族团结和英勇奋斗的精神依然存在,但他也感到了无奈和悲伤,每逢传来战乱的消息,他的心情就如同滔滔江水悲伤不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切感受。宣和末年,正值宋代末年,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国家政权动荡不安。诗中的"干戈变故"指的是战争的变迁和政权的更迭,而这种动荡局面在宣和末年依然存在。作者在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时,感到疲倦和无奈,但他并不放弃,决心通过修行内心的禅定来启发社会的繁荣和兴盛。

诗中出现的睢水和胡沙,分别代表了中原和北方的地域象征。睢水是指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这里指的是中原地区,象征着文化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胡沙则指北方的沙漠地区,象征着边疆的危机和边塞民族的英勇奋斗。诗中的"千麾集"和"八骏腾"表达了胡沙地区的战马威武和军队的壮大,显示了边塞地区的强盛。

最后两句"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消息的悲伤和无奈之情。"尺书传讳日"指的是战乱消息的传递,"寰宇泪如渑"则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局面的悲痛和心痛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如来有说耶,声闻未辨邪。返成非谤罪,却业云遮□。

金生寒沙中,见别会有时。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迟。丝乱犹可埋,心乱不可治。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匏苦只多叶,水深难为涉。土床不安席,象床卧烨烨。革与井同功,守道非关怯。木直常先伐,樗栎万世叶。

君行不到武昌下,别驾西京刘更生。但想新知作倾倒,莫闻高论吐峥嵘。

德威堂中有汉本,衮绣昼扶灵寿杖。庞眉鲐背犹克壮,手展炎图开治象。虹蜺椽笔光万丈,落纸珠玑争献状。凛然手泽端可仰,三复崧高慰瞻想。

内若不动,外必不乱,个是丛林知有汉。而今识得不为冤,自家兵马何须战。心因不生境缘断,体若虚空勿崖岸。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痴暗。

中兴之烈,高掩商宗。揖逊之美,放动比隆。字十有六,拟诸形容。威灵在天,裕后无穷。

老大常愁节物催,东皇又挽斗杓回。江天惨惨不成雪,山驿萧萧初见梅。隐士寄云从地肺,游僧问路上天台。戏书幽事无时阙,古锦诗囊暮暮开。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立亭亭耐岁寒。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共乐升平道泰时,相逢终不展钥旗。随宜淡饭清茶外,困卧闲行几个知。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月下骑寒犊,三生事细论。已遭人点检,休弄鬼精魂。

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輈。已压复起行未休,青刍黄粱为君羞。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

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

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宛生长定□,俯压三江口。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后。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隐侯有遗咏,落简尚馀芳。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长悬。学不趋卑近,人谁非圣贤?马能龙作友,蚋乃瓮为天。我老空追悔,儿无弃壮年。

问高城铁*,缘底事、净妖氛。道霜落长安,元**令,万骑云屯。人人知自有用,望金汤、直上撼乾坤。海陆鲸*掀舞,秋风怒卷孤豚。将军。却恐炽灾熏。玉石到俱焚。便立马城头,扶伤*病,不侈奇动。区区莹蜂螳臂,算从今、都合□平吞。一片旌旗闲暇,梦魂常绕*门。

黄梅青李夏方装,新绿池塘浴小凫。此日猫头寒百玉,他时鸿喙煮明珠。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羽书朝暮涨氛埃,天诏勤王起草莱。塞上风高鹰飏去,江头雾暗马飞来。诸贤忠爱谋安出,四将英灵唤不回。漠漠雪天秋万里,飞鸣无数雁鸿哀。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