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

天心应喜一阳来,万里寒阴晓自开。
消息早传从嶰竹,发生先合到江梅。
遥瞻双阙吴云瑞,正想三宫舞寿杯。
草森微情共时节。
思亲南望独徘徊。

作品评述

《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心应喜一阳来,
万里寒阴晓自开。
消息早传从嶰竹,
发生先合到江梅。

这首诗以描写十一月二十六日的美好天气为主题。诗人称赞天空的一缕阳光照耀下来,使得寒冷的阴霾逐渐散开。他们早早地听到了喜讯,从遥远的山谷中传来,接着江边的梅花也迅速开放。

遥瞻双阙吴云瑞,
正想三宫舞寿杯。
草森微情共时节,
思亲南望独徘徊。

诗中提到了远望双阙(指古代宫殿的两座高门)上升起的吴国的云彩,预示着吉祥如意。诗人联想到宫廷中的三宫舞蹈和举行的寿宴,暗示着喜庆的气氛。草木茂盛,微风荡漾,与时节相得益彰,使人心生微妙的情感。然而,思念亲人的情感仍然让诗人在南方远望之际感到孤独和徘徊。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好的天气和喜庆的气氛,展示了孙应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感受。通过描绘季节变化和人情世故,诗人传递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亲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抒发了人情之感,使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温暖与希望。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一冬只见晓霜寒,未得飞霙万里看。多谢黄堂赠圭璧,欲从乳窦倚栏干。檐高安有冰成柱,坐久空余水在盘。岁晚愿呈三白瑞,要观积玉满林端。

嗟余嗜前训,蚤岁得胡模。中年困离宗,旧学日荒芜。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听窗复听竹,敧枕不知倦。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碧涧潺潺暮山紫,闭关危坐心如水。窗间微见一枝横,鼻观得香尤可喜。

毕方鹤而一足,鬼车鸺而九头。物怪不知谁使,人身又复何求。

吁嗟乎雕来兮,汝趾不爪兮臂不翎,横口竖齿长眉目兮,曾不钩吻而金睛。胡为肆攫搏兮勇凭陵,称人类兮负鸟石。吁嗟雕兮反已灵,庠序汝乡兮衣冠汝朋。横翔傍舞兮群笑以嚣,阴窥狙伺兮风草动摇。嗟尔丑兮不可以招,仇一狝兮将汝枭。上或牾兮下或矫。隔截鸾鹄兮愁青霄。吁嗟雕兮逞

[应钟羽二奏]牲既成,笾豆有楚。摐金声石,式歌且舞台。追怀懿德,令闻令德。灵兮来格,是享是宜。

市行高下不须疑,问著平人自得知。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雪霰飘灯春夜长,相逢旅琐莫悲伤。朱颜绿发输君少,正好驱车上太行。

先生岂是有监州,高兴应为雁荡游。康乐当年空想望,云孙今日慰淹留。幽人衲子应多识,妙偈多章可寄不。兜率蓬莱果同异。不妨归步在丹丘。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蝦须逐旋收。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旧传传箭聊城,海内群工旧名。况有文章老伴,朱颜碧落仙卿。

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无家举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一杯寒食酒,珍重送君行。花影黎阳渡,春风浚水声。泛舟无废事,聘骥有修程。应用方无暇,何须怆别情。

无穷白水。无限芰荷红翠里。几点青山。半在云烟C95C霭间。移舟横截。卧看碧天流素月。此意虚徐。好把芗林入画图。

好春初满杏园花,十里曾携载酒车。今日黄云衰草地,不堪更送贾长沙。

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