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闻莺

吹花不起午风轻,懒絮閒丝颺暖晴。
诗料满前收不尽,海棠花下又闻莺。

作品评述

《花下闻莺》是宋代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以及在花下倾听莺鸟歌唱的一幕。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朵轻轻摇曳,午时的微风吹不起它们。懒散的絮絮和轻飘的丝线在温暖晴朗的天气中随风飘舞。诗人感叹海棠花朵繁盛,料想着把花朵采集满前的盛景,却发现花下又传来莺鸟的歌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花朵和愉悦的气候的赞美之情。姚勉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花朵的轻盈与微风的柔和相结合,呈现出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春日画面。他描述了花朵的飘逸和风的轻柔,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明媚的春日午后。而诗末所闻的莺鸟歌唱,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生动活泼的气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姚勉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追求。他通过花朵和莺鸟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快乐的情绪,使读者沉浸在春天的美好氛围中。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成为宋代优秀的田园诗作之一,展示了姚勉作为诗人的才华和感受力。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九重尊贵位中人,灿灿星图拱北辰。活计四时调玉烛,家风万世运金轮。区分群象布淳化,囊括二仪怀至仁。算数不能穷寿量,南山苍翠镇长春。

问君家在离骚国,句里应含兰芷香。邂逅宜春须小住,要期倾倒锦为囊。

香断寒炉古庙空,金毛一去了无踪。分明曾得真消息,犹有参天十万松。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惊崖却立挨斜日,老桧前临接断烟。水鸟负暄闲整翼,山禽相贺已晴天。

少年情事宛留痕,触拨时时梦一温。秋月春风闲坐立,懊侬欢子看销魂。

乳窦相从几弟兄,忘形骸外又忘情。炊香好甑和箩饭,鼠粪无端污却羹。隣僧扣齿,诉不平声。折筹何妨挑剔去壁根不到碍人行。

邂逅遮留阅岁寒,山肴溪蔌且同盘。不忧绝学商量少,只怕新诗属和难。

值乱行何适,随缘住亦安。能将石虎辈,只作海鸥看。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不应卑湿地,犹着广寒仙。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鞵缘。

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拟和其光,同亦俱失。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是义非虚,亦复非实。庵中主人,如玉处石。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秸。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俗间佳节自忽忽,老去悲秋又客中。青嶂卷帘三面月,黄花吹鬓几丝风。十年故国新栽柳,万里他乡旧转蓬。谁与安排今夜梦,片帆飞到小篱东。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急遣烹。

飞阁临无地,巨区可平吞。高岩耸怪石,老木缠云根。人散鱼虾市,帆归葭苇村。每来豁尘虑,不妨频款门。

万事萦心空岁月,一分春色已尘埃。檐前雨脚何时断,陌上遨头几日来。寒束幽花如有待,风延啼鸟苦相催。明年此会各南北,趁取官闲共酒杯。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方量人,全身担负。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的皪轻临宋玉墙,世间颜色尽凡妆。病夫欲作天花观,无奈时时得暗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