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好头赤

沿边壮士生食肉,小来骑马不骑竹。
翩然赤手挑青丝,捷下巅崖试深谷。
牵入故关榆叶赤,未惯中原暖风日。
黄金络头依圉人,俯听北风怀所历。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好头赤》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沿边壮士生食肉,
小来骑马不骑竹。
翩然赤手挑青丝,
捷下巅崖试深谷。
牵入故关榆叶赤,
未惯中原暖风日。
黄金络头依圉人,
俯听北风怀所历。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壮士的形象,他们在边境地区生活,以肉食为生。他们不习惯骑马,而是选择骑竹马,展示了他们的纯朴和朴实的生活方式。壮士们翩翩起舞,双手挑起青丝,勇敢地从高崖上下来,试探深谷的险峻。他们被带到了故关,那里的榆树叶子呈现出鲜红色,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陌生的风景,因为他们并不习惯中原地区的温暖和柔和的气候。他们的头上佩戴着金饰,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他们俯下身子倾听北风的呼唤,怀念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

赏析:
苏辙通过描绘沿边壮士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勇敢和坚韧的品质。他们生活在边境地区,以肉食为生,这体现了他们艰苦的环境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中的“赤手挑青丝”表现了壮士们的勇敢和果敢,他们敢于从高崖上下来,试探险峻的深谷。描写故关的榆叶呈现赤红色,与壮士们的形象相呼应,突出了他们的不同和陌生感。黄金络头象征着壮士们的身份和地位,他们虽然身处边境,但仍保持着自己的坚守和自豪。最后,壮士们俯听北风,怀念过去的岁月,表达了他们对历史和自己经历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沿边壮士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坚韧和对历史的怀念。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壮士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叙事力。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薄命苏秦频去国,多情潘岳旋兴悲。今夜若栖芳草径,为传幽意达王孙。(咏蝶)

仗气凌人岂可亲,只将范泰是知闻。缘何唤作云霞友,却恐云霞未似君。

翠鼎香深旋作花,余酲牵梦几还家。梦中记得春池绿,曾共丁宁下番花。

迤西之西天一涯,四时长有三春花。青帘飐处客沽酒,五岁女郎能数蚆。

火云夕方收,草露秋已白。堂空灯欲翳,壁坏虫自啧。四顾寂无人,独立岸吾帻。穷通何足论,等是百年客。何能为一饱,半世出下策。布帆幸无恙,谁谓江海迮?

莫谤瞿昙今日生,插天山岳势峥嵘。一番雨洗添狼藉,万古风烟恨不平。

雨渍愁云重不飞,山蒸冷雾袭人衣。亦知屏翳空多事,只恐羲和失所归。岁晏波涛东逝急,天寒鸿雁北来稀。残灯永夜清无焰,坐听饥猿响翠微。

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乘车衣锦浑闲事,留此功名竹帛看。

北望瓜洲咫尺间,向来白骨积如山。欲论旧事慵开口,且对高僧共说闲。

瓜瓞绵绵储庆远,闲平代有名人。一襦五袴说朱轮。云逵鸳缀近,雷社虎符新。正是泗滨浮磬日,潘舆一粲欣欣。鸾歌飞起杏梁尘。巢莲龟问岁,介寿酒融春。

公子正邀欢,林亭春未兰。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窗覆垂杨暖,阶侵瀑水寒。帝城归路直,留兴接鹓鸾。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桂树秋来风满枝,碧岩归日免乖期。故人尽向蟾宫折,独我攀条欲寄谁。不傲南窗且采樵,干松每带湿云烧。庖厨却得长兼味,三秀芝根五朮苗。万事翛然只有棋,小轩高净簟凉时。阑珊半局和微醉,花落中庭树影移。无邻无里不成村,水曲云重掩石门。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好诗如灵丹,不杂膻荤肠;子诚欲得之,洁斋祓不祥。食饮屑白玉,沐浴春兰芳。蛟龙起久蛰,鸿鹄参高翔。纵横开武库,浩荡发太仓。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一技均道妙,佻心讵能当。结缨与易箦,至死犹自强。东山七月篇,万古真文章。天下有精识,吾言岂荒唐?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摇宋休。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昔日然灯所,见闻非我语。方成授记因,达道超今古。

篱落园秋色,株梢罥晚晖。菊花供麹尽,桐叶饲鱼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