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同行至浯溪作重九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
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
溪上风宜帽,山中菊可醪。
病夫虽不饮,短发却堪搔。

作品评述

诗词:《约同行至浯溪作重九》
朝代:宋代
作者:项安世

中文译文: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
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
溪上风宜帽,山中菊可醪。
病夫虽不饮,短发却堪搔。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的诗词,作者项安世约定与他人一同前往浯溪庆祝重阳节。他描述了在明亮的早晨,九月九日的美景,以及浯溪的高山和清澈的溪水。诗人认为地上的景色与天空的气象一样都在关注和祝福同行者。在溪水上吹来的风适合戴帽子,山中的菊花可以用来酿制美酒。即使是病弱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美景的独特魅力,虽然不能共饮美酒,但他们可以用手轻抚短发,体验其中的快乐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气氛,展现了重阳节的欢乐和庆祝活动。诗中的山、水、风、花等元素与重阳节的传统气氛相呼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好的节日场景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病夫的短发与饮酒欢乐形成对照,强调了即使身体状况不佳,也能通过欣赏自然景色和参与重阳节的庆祝活动来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重阳节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传递出了秋日的宁静、欢乐和生命的美好。它不仅是一首歌颂自然和节日的诗篇,也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词,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和生命的生机,同时也思考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能够停下来,欣赏身边的自然美景,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和满足。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江北江南一叶舟,凭将往事问东流。锦帆月冷琼花夜,绮阁风高玉树秋。杜牧三生开笑口,刘郎五绝掉吟头。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

一带危桥接市廛,春成冬坏几多年。谁驱巨石如填海,化作长虹下饮川。白水晓寒孤洞杳,红灯夜午万珠连。清风明月如堪买,且问如今直几钱。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且当事芝朮,从吾所好云。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山东喜食粟饭,饮酸酱。)柘罗铜

虚閤披衣坐,寒阶踏叶行。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霭尽无林色,暄馀有涧声。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男儿行处是,客子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旱极望雨意,病危思药心。人人当此际,不待劝而深。

前檐看雨如银竹,后檐听雨如泻瀑。九衢对面起波涛,昨日黄埃一丈高。书生生无快意事,天公覆手为办此。邂逅一惬吾已多,千家万家丰年歌。三更不寐凉如水,清愁宛转秋风起。壮士天河更洗兵,皇威海贷一时清。幅巾归去江南好,长卧东皋听雨声。

叶落秋水冷,众鸟声已停。阴气入墙壁,百虫皆夜鸣。虫鸣催岁寒,唧唧机杼声。时节忽已换,壮心空自惊。平明起照镜,但畏白发生。

欲得命通,问瑝嵎都雍。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惨淡岁云莫,风雪入破屋。老农气力衰,伛偻腰背曲。索綯民事急,昼夜互相续。饭牛欲牛肥,茭藁亦预蓄,蹇驴虽劣弱,挽车致百斛。农家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自蒙福。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

我有鴒原或尼这,一江横绝谩涟漪。幸哉示隔池塘梦,鼎脔初尝豹一窥。

马上哦诗画醉鞭,东城南陌去翩翩。微风蹙水鱼鳞浪,薄日烘云卵色天。隔屋鸠鸣闲院落,争门花簇小辎軿。病来久已疏杯酌,春物撩人又破禅。

往岁衣褐见,受服金马门。拟将忠与贞,来酬主人恩。天地暂雷雨,洪波生平原。穷鳞遂蹭蹬,夙昔事罕存。幸逢帝出震,授钺清东藩。白日忽再中,万方咸骏奔。王风从西来,春光满乾坤。蛰虫竞飞动,余亦辞笼樊。遭遇思自强,宠辱安足言。唯将四方志,回首谢故园。

凭陵残醉步花间。风绰佩珊珊。踏青解红人散,不耐日长闲。纤手指,小金环。拥云鬟。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山。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