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慎的《鹧鸪天(其二)》
拼音和注音
jìng zhōng huá fā bù xiāng r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饶:饶恕;宽容。好言宽慰。
华发:(书)(名)花白的头发。[近]白发。[反]青丝。
中华:(名)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指中国。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原诗
篱下黄花早已彫。镜中华发不相饶。
清霜白露烟光晚,去雁来鸿客路遥。
香篆冷,烛花消。佳宾同醉可怜宵。
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