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思济县尉韵二首

作计寻山径,论交独两生。
相过真有意,多病只垂情。
老怯终年别,诗烦一夜程。
怀思几秋梦,月落晓溪横。

作品评述

《和张思济县尉韵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作计寻山径,
我在山间追寻小径;
论交独两生。
与朋友交流,只有少数几人能够真正理解我;
相过真有意,
相遇时真的很有意义;
多病只垂情。
我身体多病,只能满怀感伤。

老怯终年别,
年老以后,总是胆怯离别;
诗烦一夜程。
写诗烦恼,一夜之间走过了很长的路程。

怀思几秋梦,
心中怀念已过去的几个秋天;
月落晓溪横。
月亮落下,旭日升起,溪水横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经历的思考。作者孤独而病痛,寻求真诚的交流和理解。年老后,他常常感到胆怯和离别的痛苦。写诗成了他宣泄内心烦恼的方式,但有时也觉得写诗是一种负担。他怀念过去的时光,感叹光阴流逝,生活中的变化如同月亮的升落和溪水的横流。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痛苦和对友谊的珍惜。通过山径、交流、离别、写诗等意象,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经历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望断碧云无白衣,一春长是独醒时。烦君卷舌东风里,休劝饥人食肉糜。

饮酒可不病,自酌随浅深;处世可无患,惟勿欺此心。此心实通天,一念天所临。子能守吾言,可度豺虎林。

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老怯危桥泥没膝,喜闻吾党政如春。须君不惜千金费,此後宁无我辈人。

池似平铺绿锦横,荷花为纬藻为经。无端织出诗人像,独立飞桥摘斗星。

剩欲将梅月下看,却愁风露不胜寒。有时暂作披衣看,积雪凝霜不可干。

思忆故园花又发,等闲过了流年。休论升擢与平迁。拂衣归去好,无事即神仙。况是老人头雪白,羞看红粉婵娟。鸾孤凤只且随缘。莫将桃叶曲,留与世人传。

默默幽轩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休道嚣尘侵晏宅,由来表里堪黄陂。思惟泯处全真现,存得灵龟笑朵颐。

和靖林间欬嗽时,一边觅句一边饥。而今始会天公意,不惜功名只惜诗。

春漠漠。何处养花张幕。佩冷香残天一角。忍看罗袖薄。两两鸳鸯难学。六六锦鳞空托。趁有余妍须细酌。东风情性恶。

若将花卉论行藏。盍在凌烟阁上。

黄发享颐期,兄弟此时宜告。见说对床夜雨,世间尘都扫。青毡堂外瑞峰高,云气拂晴昊。老大中原人物,在江湖乡保。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古木含清吹,池上增晚凉。余怀本达旷,联此傲羲皇。孤鸥可与狎,幽岸足以觞。幸有彭泽酒,便同永嘉堂。潘生起为寿,五子齐陈章。林端见新月,草际闻寒蛮。照水萤影乱,拂筵蓼花香。徘徊恋嘉境,坐使归兴忘。

[黄钟为角]载阳衍德,农祥孔昭。麦兹元嘏,穰穰黍苗。象兴眇冥,金奏远姚。无闬厥灵,丹衷匪恍。

蓬岛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尘。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遇洞宾。

尘埃不可久,归卧故山秋。荣利非其好,风骚得所求。晨征随社燕,夜宿近江鸥。闻子禅林胜,它年一系舟。

芳处亦将枯槁同,应缘造化未施功。羲和若拟动炉鞴,先铸曲江千树红。

喜到旧家山水乡,依然山色与湖光。此身宛在真仙窟,回首空怀太守章。岂意新诗犹见及,尚言故郡不相忘。自怜秕政无遗爱,安得人思蔽芾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