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

得见虽能数日,晤言每恨匆匆。
曷日竹斋重过,更期汗简同功。

作品评述

《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刘公离别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与他共同努力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刘公请求返回庐陵,同时致赠给张元亨(共五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赵蕃为了送别刘公而创作的五首诗之一。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与刘公的相聚虽然时间不长,但每次离别都让他感到匆忙。诗人感叹时间的短暂,希望能够再次与刘公相会于竹斋,共同继续努力。

诗词中的"刘公"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庐陵"则是刘公的归属地。诗人与刘公相见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每次相聚都让诗人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尽情交流。这种恨别匆匆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充分交流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竹斋"和"汗简",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地方和象征。竹斋可能是他们平时一起学习或讨论文学艺术的地方,而"汗简"则指他们一起努力写作的草稿纸。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与刘公相聚于竹斋,共同继续努力,共同追求文学上的成就。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它展现了人们在短暂相聚中的深厚情感和对持续合作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充实人生、追求共同目标的追求。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寓意平生止墨卿,转喉无奈触钱神。敢将名利期当世,直欲文章似古人。积雨尚添门外辙,颠风不扫甑间尘。倦游傥有凌云赋,肯为黄金巧致身。

秦人弊申韩,亡梁以崇佛。六经独何罪,莽亦窃大物。堪嗟二百年,吾道功第一。熙丰余论在,河洛诸贤没。

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岩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云迷禅处石,院掩写来真。寂寞焚香后,闲阶细草生。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团党委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悲欢聚。世事天谁管。梳去梳来双鬓短。镜里看看雪满。燕南十月霜寒。孤身去住都难。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根苒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旌麾曾驻鉴湖边,别去匆匆又两年。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名一方天。素知心事有鸥在,欲寄音书无雁传。见说使星临浙右,明朝便买渡江船。

马迹车声是处忙,经旬无客到龟堂。水初泛溢黏天绿,梅欲飘零特地香。世事纷纷人自老,岁华冉冉日初长。百钱不办旗亭醉,空爱鹅儿似酒黄。

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声中一鸟鸣。

一枝秾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傍。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

谁取一瓢去,虚劳九转功。徵杯惊羽化,开画叹幮空。已堕宁论甑,虽亡未失弓。人间閒得丧,尽付绿樽中。

巧留芳艳待春回,不爱霜飚苦折摧。应对群葩羞冷淡,数花并作一花开。

平时谩说醉为乡,对景今如石作肠。老去犹兴客中叹,春来刚制酒边狂。露桃烟柳为谁好,蜂蜜燕泥徒自忙。红紫打围歌笑地,暮年多感怕思量。

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

涓选休辰,于秋之杪。既齐既武,爰假祖庙。有侐们坤,旧章是俲。享祀奚为,天子纯孝。

记得移家白露时,秋风又是一年期。独怜零落溪边柳,那得长条系所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