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坛

堂堂人物地行仙,勾漏丹砂信有缘。
弹压松篁知暂尔,未庆谢屐久林泉。

作品评述

《仙坛》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堂堂正正的人物,以其修炼成仙的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精神境界。以下是《仙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坛

堂堂人物地行仙,
勾漏丹砂信有缘。
弹压松篁知暂尔,
未庆谢屐久林泉。

《仙坛》描绘了一位堂堂正正的人物,他修炼成仙的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精神境界。诗中的"堂堂人物地行仙"表达了这位仙人的威严和尊贵,他在人间修行成仙,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

"勾漏丹砂信有缘"这句诗意呼应了修仙者对于仙丹的追求。"勾漏"指的是勾取仙丹的炼制工具,而"丹砂"则代表仙丹。这句诗传达了修行者对于命中注定的缘分和仙丹的坚定信念,显示了他们对于成仙道路的执着追求。

"弹压松篁知暂尔"这句诗描绘了修行者与自然的亲近和交融。"弹压"意味着修行者在松树和竹林之间游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种亲近自然的姿态表现了修行者对于宇宙大道的体悟,他们能够从自然中获得启示和指导。

"未庆谢屐久林泉"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仙成果的谦逊态度。"谢屐"是指谦逊地感谢鞋履,意味着修行者没有因为成仙而骄傲自满,而是一直在虚怀若谷地探索修行的道路。"久林泉"则表明他们对于修行的时间和精力的长久投入,对于修仙道路的顽强追求。

整首诗词展示了修行者的威严尊贵、对命运和仙丹的坚定信念、与自然相融合的姿态以及谦逊的态度。通过描绘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诗词传达了对于修仙道路的追求和对于修行者的赞美。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融合,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于人性的思考,使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修行者追求卓越和超越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秋毫得失肯悲欢,北固山边更一看。龙虎四雄那复见,今馀铁镬两团团。

天稔中原祸,朝分党部争。当年谁宰相,此地着先生。故国难归去,新巢甫落成。如何鲸浸外,更遣打包行。

拂拭尘埃艺靡它,象中系外得婆娑。何人为我易弟子,泪落一朝翻九河。

满眼青湘浸绿苔,谁家篱援坼寒梅。天容婉美霜云薄,已逗春光入望来。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嘉稷匪歆,德馨斯饫。祝嘏无易,灵心有豫。

牧童真可乐,摘草吹画角。撒手抚牛身,鼻孔难措索。

石田荦确底须嫌,苦说频年不下鎌。烟雨一犁经老手,翻匙香雪十分甜。

镜山欲相访,马首已之乐。常日对衿佩,此行如燕鸿。将归逢所与,有约竟成空。若到斋中日,为予传主翁。

林高动轻籁,云静天无风。缥缈笙空下,依稀鸾佩逢。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今年明月无情甚,偏向江东。只照军容,不放银花万树红。凤城飞下征南骑,一片刀弓。铁甲呼风,愁煞思乡沈侍中。

童颜缓缓阅庄灵,鬓影青青表帝庭。后四六年同北夜,台星光映老人生。

我闻洙泗言,惟仁静而寿。汝欲绵修龄,斯义盍深究。越从开辟来,新故更禅受。巍巍独山岳,屹立镇宇宙。其体固而安,其形博而厚。嘘呵可云兴,涵煦草木茂。皆由一静功,变化生万有。千古无动摇,两仪等悠久。吁嗟人心危,六凿互攻斗。眇焉方寸微,怵彼群物诱。扰扰无宁期,得不

城中谁道有花村,吟出园门醉入门。共笑老人骑老马,病身俱瘦壮心存。

泠泠溜泣秋壑远,缠会沧溟便泛舟。见说许由曾洗耳,可怜巢父更鞭牛。

凭高寓目。爱屹起四窗,云南云北。缥缈烟霞,萧森松竹,多少洞天岩谷。著向十洲三岛,入海何妨登陆。要知处,在皇家新赐,西湖一曲。林麓。真胜概,樊榭鹿亭,百卉生幽馥。绿绮春浓,青蛇星烂,隔断世间尘俗。笑呼羡门俦侣,时引宝觞醽醁。醉和醒,但南山之寿,难忘勤祝。

苕水夸空阔,苹花笑泬寥。楼台溪上女,杨柳岸边桥。凉月明烟渚,春水称画桡。晚来鱼一跃,带雨识鱼跳。

初过菊花天,饯送月宫仙客。丹桂拒霜浓淡,映眉间黄色。红裙歌夜饮离觞,努力赴劲敌。惟愿捷书来到,道一声都得。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