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坛

堂堂人物地行仙,勾漏丹砂信有缘。
弹压松篁知暂尔,未庆谢屐久林泉。

作品评述

《仙坛》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堂堂正正的人物,以其修炼成仙的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精神境界。以下是《仙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坛

堂堂人物地行仙,
勾漏丹砂信有缘。
弹压松篁知暂尔,
未庆谢屐久林泉。

《仙坛》描绘了一位堂堂正正的人物,他修炼成仙的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精神境界。诗中的"堂堂人物地行仙"表达了这位仙人的威严和尊贵,他在人间修行成仙,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

"勾漏丹砂信有缘"这句诗意呼应了修仙者对于仙丹的追求。"勾漏"指的是勾取仙丹的炼制工具,而"丹砂"则代表仙丹。这句诗传达了修行者对于命中注定的缘分和仙丹的坚定信念,显示了他们对于成仙道路的执着追求。

"弹压松篁知暂尔"这句诗描绘了修行者与自然的亲近和交融。"弹压"意味着修行者在松树和竹林之间游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种亲近自然的姿态表现了修行者对于宇宙大道的体悟,他们能够从自然中获得启示和指导。

"未庆谢屐久林泉"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仙成果的谦逊态度。"谢屐"是指谦逊地感谢鞋履,意味着修行者没有因为成仙而骄傲自满,而是一直在虚怀若谷地探索修行的道路。"久林泉"则表明他们对于修行的时间和精力的长久投入,对于修仙道路的顽强追求。

整首诗词展示了修行者的威严尊贵、对命运和仙丹的坚定信念、与自然相融合的姿态以及谦逊的态度。通过描绘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诗词传达了对于修仙道路的追求和对于修行者的赞美。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融合,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于人性的思考,使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修行者追求卓越和超越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无端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少年人物江山秀。流落天涯今白首。形容憔悴不如初,文采风流仍似旧。百花元是仙家酒。千岁灵根能益寿。都将万事付天公。且伴老人开笑

俨然冠缨,崇然斋庭。百王承祀,涓辰惟丁。于牲于酹,其从予享。兴圣为徒,其德不攀。

楼凭青嶂迥,人到上方稀。古寺愁春雨,疏钟送落晖。云林孤迹远,法界一尘微。坐久松风动,飞花落客衣。

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沉吟。期君当此时,与我恣追寻。翻愁烂熳后,春暮却伤心。

幽壑鼓寒涛,霜林木叶飘。普通年远事,历历在今朝。

斗粟折腰真鄙夫,且图一饱似侏儒。渊明欲赋归来引,未免弦歌预计谟。

阳春耀桃李,松柏不动心。岁暮霜霰寒,松柏犹翠阴。物生天地间,均此一气尔。小大有不齐,乘除亦常理。使君盛德后,清白由家传。平生功名心,不作世态妍。公为人所难,天念公所独。黄屋结深知,青毡行可复。致远要自近,试公先一州。生朝喜载临,颂声满江头。仁者寿固宜,富贵

理侯人之父,亦复兼母慈。束吏如顽奴,煦民犹婴儿。闯门无杂宾,铃下生蛛丝。内闻读书声,日晏忘晨炊。上马出署事,坐看棠阴移。人静报休衙,闭阁方退思。廷中相戒言,慎勿干以私。但祝公百岁,长为良吏师。公言抚字劳,良吏安可为。方当上印绶,自与赤松期。

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缃梅賸欲开。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

高皇昔中兴,风雨躬沐栉;一士未尝遗,万里皆驰馹。廉听辟言路,虚怀询得失。孤臣实草芥,亦获对宣室,龙颜宛在目,德不报万一。桥山松柏寒,泪尽史臣笔。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泮小桥门识太平,归来霜鬓老柴荆。淹中学邃方成传,谷口名高岂待卿。黄壤无情埋玉树,青衫有道胜金籯。襄阳耆旧今萧索,惟有松风到晚清。

高阁登临佛国春,逍遥聊复话前因。老来白来渐欲近,兴到青山相与新。扰扰簿书抛旧梦,迢迢钟磬著闲身。笑他车马临官道,不及朝耕暮读人。

士女如云服珥鲜,暂陪猎较亦欣然。清于坡老游杭市,俭似乖崖在剑川。使指何功烦卜夜,遨头此念可通天。粤人拥道千层看,不见狨鞍三十年。

瀼瀼白露坠,独起行绕篱。岂泥兹晨游,偶谐昔人期。白衣已缥缈,幅巾自淋漓。举杯泛寒荣,何以慰所思。登山极野望,涕泗空涟洏。戚戚霜叶语,雁过鸣声悲。参军尔何事,帽侧无人知。莫轻一时谑,贻此千载嗤。餐英饮沆瀣,政坐骚人痴。起酹彭泽翁,此意堪语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