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题许廷冕职方画》
拼音和注音
yōu rén bù dào chù , máo wū zì chéng c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到处:(副)各处;任何地方。指所有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或者情态呈现的场所:~都是书。[近]四处。
不到:1.不足,少于。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3.不周到。4.不料。5.不至于,不会。6.不至、不及。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2.指幽居之士。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