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自适)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作品评述

《浣溪沙(自适)》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相逢的喜悦胜过了白发苍苍的岁月。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在诗中体现,他感叹回到故山时却发现一切都已变得陌生,只能在梦中寻找过去的记忆。然而,他认为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内心安定,就像是身着菟裘(一种粗糙的衣物)一样,足够温暖。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进退之间的思考,他希望能够过上安稳而简单的生活,不再奢求名利,只想过上平静的晚年生活,享受自由而自在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苏轼对于人生的独特思考。诗中通过对于相逢和回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对于追求的反思,展示了苏轼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朴素的意象和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淡泊而豁达的境界。作者通过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内心满足和平静的渴望,展示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自在的心态。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为读者带来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开图属英睿,失国由昏懦。斯人异前修,拨乱旋致乱。轻刑下益肆,厚爵臣弥叛。聪明驰万机,精苦徒宵旰。凤冕敬方袍,鸾旗游彼岸。悠然弃从怀,临机复难断。那知千佛力,不纾一寇难。酒色覆商周,神仙荡秦汉。趋亡固多轨,荒迷卒同贯。微圣常鲜终,抚岫三慨叹。

浣溪沙

平生黄卷里,老罢白鸥边。莫作惊人语,深参饱睡禅。随堂姑一钵,唤客或三{擅扌换金}。宁要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浣溪沙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浣溪沙

暖翻鸭顶一川晴,喜共长堤缓辔行。落尽繁红春结局,传来太白酒寻盟。人于冷淡交偏好,句向萧闲吟倍清。鹈鴃一声林外唤,短篷归带夕阳明。

浣溪沙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

浣溪沙

海寇无端欲弄兵,满廷文武策谁成。儿夫自有终军志,未必中朝许请缨。

浣溪沙

铙鼓喧豗十里城,人情正喜上元晴。瘦筇独立湖边路,却有白鸥同眼明。

浣溪沙

凄凄北风吹鸳被,娟娟西月生蛾眉。谁知独夜相思处,泪滴寒塘蕙草时。

浣溪沙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浣溪沙

高皇中兴祛稷臣,紫岩先生弟一人。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狱麓。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浣溪沙

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黄花三两枝,东湖随分有。逢人不拈出,只麽空双手。醉杀天下人,不是茱萸酒。

浣溪沙

僧寮便坐卧,触目兴何穷。庭竹留斜日,瓶花怯晚风。分无依宝社,心已脱尘笼。回首人间世,枯荣一梦中。

浣溪沙

长吟重悒然,为忆山中年。清瑟泛遥夜,乱花随暮烟。珠林馀露气,乳窦滴香泉。迹远尘埃外,花开绮藻前。岩罗云貌逸,竹抱水容妍。蕙磴飞英绕,萍潭片影悬。林藏诸曲胜,台擅一峰偏。会可标真寄,焚香对石筵。

浣溪沙

折残金菊。枨子香时新酒熟。谁伴芳尊。先问梅花借小春。道人破戒。染酒题诗金凤带。愁病相关。不似年时酒量宽。

浣溪沙

别后频芳草,愁边更落花。

浣溪沙

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浣溪沙

一官安敢问青膻,形影相看祗自怜。黄鹄已登清汉去,白鸥空占浅沙眠。杏花开遍芜城雨,柳色浑铺瓜渚烟。老眼生疏堪自笑,浪惊风物向淮天。

浣溪沙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浣溪沙

我爱徐孺子,高名满江干。众人皆欲仕,乃独耻为官。曾不惮辛苦,负耒营一餐。清节映千古,至今闻者寒。洪井有祠宇,我尝瞻其颜。不觉愧汗下,竟归长掩关。

浣溪沙

一夜空山闻杜鹃,落花流水两茫然。凭栏不觉春归去,目极平芜绿际天。

浣溪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