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自适)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作品评述

《浣溪沙(自适)》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相逢的喜悦胜过了白发苍苍的岁月。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在诗中体现,他感叹回到故山时却发现一切都已变得陌生,只能在梦中寻找过去的记忆。然而,他认为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内心安定,就像是身着菟裘(一种粗糙的衣物)一样,足够温暖。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进退之间的思考,他希望能够过上安稳而简单的生活,不再奢求名利,只想过上平静的晚年生活,享受自由而自在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苏轼对于人生的独特思考。诗中通过对于相逢和回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对于追求的反思,展示了苏轼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朴素的意象和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淡泊而豁达的境界。作者通过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内心满足和平静的渴望,展示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自在的心态。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为读者带来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泛澜。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浣溪沙

山麓水滨竹木阴,我侬懒养静居深。一生自足淡中味,三际那收閒底心。壑云未成出岫意,松风能作下滩音。十分清兴与谁共,想有沃洲支道林。

浣溪沙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浣溪沙

市远村深客到稀,草堂终日掩柴扉。酿成新蜜蜂儿静,分尽残泥燕子归。

浣溪沙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浣溪沙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浣溪沙

维摩居士病不起,却向方丈说法无一事。此证何证无实证,针灸汤药所不治。子房状貌如妇人,及到筹帷决胜无比伦。此相何相无实相,骨骼毛颜不足论。我虽不能学居士,逢人笑语中痛痞。我虽不能子房,峥嵘自在虚皮里。落魄道人赵月堂,挟医与相走四方。肘后有方千金良,眼中有电千

浣溪沙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浣溪沙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浣溪沙

彼民若不骇舆,乃翁可就安车。击鲜之力不足,啜菽之欢有馀。

浣溪沙

当年嗽卧丈人家,鼓笛村村改岁华。选肉必多储胃肾,忌鲜缘不啗鱼虾。闺房德义谈虽切,事业身穷报自赊。肺疾晚侵谁是主,看君七十更寒些。

浣溪沙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浣溪沙

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浣溪沙

平生不得吟诗力,空使秋霜入鬓垂。太岳峰前满尊月,为君聊复一中之。

浣溪沙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浣溪沙

独立缥缈之飞楼,高视乾坤又何愁。江风萧萧云拂地,笛声愤怒哀中流。邻鸡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苍皇已就长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浣溪沙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浣溪沙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干。散后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馀共醉看。

浣溪沙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见《纬略》)

浣溪沙

深衷何自见。宽诏不胜书。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岁为周委积,家被汉蠲除。巷哭弥天远,长江泪不如。

浣溪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