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稍有西风起,孤筇挟自随。
名山多着寺,古林必为祠。
鸟过投林急,樵归度嶂迟。
相寻惟有月,搔首待移时。

作品评述

《野望》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野外追求理想的景象。

诗中描述了微风吹拂的情景,孤独的人手持竹杖自由地行走。名山上有许多寺庙,古老的森林中必然有祭祀的祠堂。鸟儿飞过时匆忙地投入树林,而樵夫归来时却在山峰间徘徊迟缓。在这样的环境中,唯有月亮是相伴的,人们期待着它的移动。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自由追求的渴望。通过描绘山林、鸟儿和月亮等元素,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也象征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人们。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稍有西风起,孤筇挟自随。
微风吹拂,孤独的人手持竹杖自由地行走。

名山多着寺,古林必为祠。
名山上有许多寺庙,古老的森林中必然有祭祀的祠堂。

鸟过投林急,樵归度嶂迟。
鸟儿飞过时匆忙地投入树林,而樵夫归来时却在山峰间徘徊迟缓。

相寻惟有月,搔首待移时。
在这样的环境中,唯有月亮是相伴的,人们期待着它的移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并激发了对自由和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谬误君恩再领州,名山犹幸复春游。苦无羽客追元放,尚有群儿识细侯。麦穗雨晴迷野岸,桃花风急满溪流。隔林布谷如相应,更酌丹泉为少留。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春生若邪水,雨后漫流通。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野烟迷极浦,斜日起微风。数处乘流望,依稀似剡中。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风雩感贤游,嘉节偶乘兴。人稀好鸟语,麦秀春野静。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镜。南山夜来雨,云日淡相应。解鞍憩高柳,览物动新咏。优游徒侣喜,丰熟蔬果盛。官闲省文檄,俗古少喧竞。乘闲辄独游,兹焉乐吾性。

此个散人姓傅。不恋荣华贵富。物外做修持,玄妙性中分付。分付。分付。蓬岛将来趋赴。

吟风敲遍阑干曲。极目澄江千顷绿。长笛下扁舟。一声人倚楼。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

賸得浮生十日闲,一逢胜处便凭栏。天开池沼供鱼乐,雨洗峰峦与客看。活计只须携蒻笠,谋身空叹负儒冠。试听矶上垂纶叟,不信人间有热官。

寥寥公馆静,门掩似山家。竹簟屡移枕,石盘频浸花。闲多新得策,事少早何衙。一觉高舂睡,谁来伴试茶。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独鸟楚山远,一蝉关树愁。凭将离别恨,江外问同游。

废弃忝残生,后来亦先夭。诗人感风雨,长夜何时晓。去国宦情无,近乡归梦少。庇身绝中授,甘静忘外扰。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灵潮若可通,寄谢西飞鸟。

番邑於今剧,民风自古雄。琴堂惭久摄,剑狱喜新空。纆索尘埃里,桁杨片段中。使君端不扰,顾我百无功。

都门盛冠盖,乃与行者别。行者来复还,使我心哽咽。人留棹声迟,酒既骊歌彻。绿柳阴正圆,相看不忍别。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韦公挟策漫荆榛,牧子亡羊也未真。百叠乱山秋思杳,半岩修竹岁寒亲。不须招手游莲社,且可冥心舍筏津。山芋畦蔬正味好,饷君姜醢助芳辛。

秋已老,又是败荷衰草。客子安排归棹了。回头烟树渺。檀板休教歌杳,金兽且教香绕。一醉秋堂秋夜悄。从他霜漏晓。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炼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投闲闭门且稳坐,动辄有碍天难测。钱神不肯赴招要,疟鬼乘时作寒热。要之贫困真我道,一一为向儿童说。山中宿麦旧为农,缸无储粟今何拙。甑尘不扫爨未烟,米尽自从仁祖索。元英之孙陈义高,急遣樵青分粟麦。细舂落落簸珠圆,退磨纷纷飞玉屑。粥香恍若在僧坊,面熟又将思水厄。

世外多幽胜,尘樊岂足云。泉声长似乐,山气自成云。观象知羲易,安禅悟竺坟。贵交休见忆,已与鹿麋群。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