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

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後余花满地存。
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

作品评述

《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是王安石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荒村日午未开门,
雨后余花满地存。
举世但能旌隐逸,
谁人知道是王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北山上王闲叟的壁画题字。诗人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身身份的思考。诗人描述了北山上的荒村,在正午时分,王闲叟的门仍未开启,这表明他喜欢安静的隐居生活。而在雨后,地上还残留着余下的花朵,显示了王闲叟对自然的关注和敏感。诗人认为,这种隐居的生活方式并非世人所能理解,只有少数能够理解和推崇隐逸之道的人才能真正认识到王闲叟的价值,而不是因为他是王孙才受到他人的关注和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闲叟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王安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评价的反思。诗中的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后余花等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敏感。诗的最后两句"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自嘲和无奈。诗人认为,尽管隐逸生活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但能够理解和推崇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只看重王闲叟的身份地位,而忽视了他真正的内涵和价值。这种对价值判断的反思,使得诗词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中价值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王闲叟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对价值的反思。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讴歌,也通过对王闲叟的评价,揭示了社会对身份地位的过分看重和对真正价值的忽视。这使得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居乾与仕者,所知张宋间。咸能谓君好,政欲警余顽。论已穷千载,才宁减二班。何当传副本,免使访名山。

平生谨敕刘文叔,却与狂奴意气投。激发潜龙云雨志,了知功跨邓元侯。

楼橹千重铁作门,不堪聚米更重论。居延岁月那相似,一听悲歌一断魂。

出门车马喧,秋炀烈如燀。不有静者心,兹怀曷由展。念君守幽素,闭迹同偃蹇。尘榻鸟字频,闲窗昼丝罥。谁开蒋生径,独契子云馆。何时风雨来,一洗烦虑遣。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余几。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霡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相传水日宫,法施政如此。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心自知。

十里旌旗幢转风,行营日报捷书同。悠悠何补青油画,栩栩惊回画角雄。壮士有怀时拔剑,仁人无策弛张弓。天机翕辟一翻手,看取桃林骑火红。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阶前童童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

林间病卧懒逢迎,相识何人最惬情。唯有简公闲且僻,寂寥翻被俗流轻。

寥寥两石门,此地忽在眼。临栏塞云雾,入户欠编简。规模自我友,恨不同叩款。仙佛匪吾徒,兹焉聊可馆。

平阳金榜凤凰楼,沁水银河鹦鹉洲。彩仗遥临丹壑里,仙舆暂幸绿亭幽。前池锦石莲花艳,后岭香炉桂蕊秋。贵主称觞万年寿,还轻汉武济汾游。

高低庭树晚风吹,脱叶应难恋旧枝。莫向秋深怨零落,春深还有绿阴时。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惟我有宋,昊天子之。三年卜祀,百世承基。施及冲眇,奉牲以祠。敢忘齐粟,偏举上信。

万错生于一动閒,老夫不是不知还。春风百里回头处,莫怪移文到北山。

苍烟迷古道,白水满平畴。落雁湘湖月,孤砧粤树秋。壮心消蜡屐,老泪入貂裘。市饮成凄断,何人识马周。

绝顶神灵宅,危空宝榻开。层□□□□,□德出氛埃。□□□□□,岩光□□来。□□□一息,鸣鸟共徘徊。

昊天成命,邦国盛仪。多士齐列,六龙载驰。坛升泰一,乐奏咸池。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淅沥檐声枕上闻,揽衣起坐对炉熏。万家歌舞丰年乐,未费乌龙一线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