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记得追游故老家。
红莲幕府在长沙。
放船桥口秋随月,走马春园马氏故宫有会春园。
夜踏花。
思往昔,谩咨嗟。
几番魂梦转天涯。
葵轩老子今何在,岳麓风雩噪暮鸦。
岳麓书院旁有风雩亭

作品评述

《鹧鸪天》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吕胜己。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记得追游故老家,
红莲幕府在长沙。
放船桥口秋随月,
走马春园马氏故宫有会春园。
夜踏花,
思往昔,谩咨嗟。
几番魂梦转天涯。
葵轩老子今何在,
岳麓风雩噪暮鸦。
岳麓书院旁有风雩亭。

诗意:
《鹧鸪天》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吕胜己追溯故乡的旅程。诗中提到了长沙的红莲幕府,以及放船桥口的秋天和走马春园中的马氏故宫。作者夜晚漫步花园,回忆往昔,感叹时光荏苒,自问老子葵轩又在何方。岳麓山的风雩声扰乱了暮色下的乌鸦,岳麓书院旁边还有一座风雩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描绘故乡的景物和回忆往事的情景,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红莲幕府、马氏故宫等地名和景点的提及,使诗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了长沙的风景和历史文化。

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夜踏花"、"思往昔"、"魂梦转天涯"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葵轩老子和岳麓山的风雩亭则代表了作者对故乡文化和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展示了长沙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这首诗词既具有个人情感的表露,又融入了对家乡和历史的关怀,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诗词推荐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鹧鸪天

春来秋又去,尘事转茫茫。天下若无死,人间应更忙。燕衔泥葺垒,蜂酿蜜为房。独有幽栖者,眼高空八荒。

鹧鸪天

人间丝竹竞哇淫,只有清流解洗心。试论此山泉石看,茂林修竹胜山阴。

鹧鸪天

又赋斜川五日诗,行将去此欲何之。一年春事仓庚报,万里乡心杜宇知。笔力早衰无痛快,词源渐老乏经奇。文章子骏惟君似,学到扬州刺史时。

鹧鸪天

十年来往大江东,每为青山引兴浓。自到此山寻绝境,悔看五老九华峰。

鹧鸪天

桂子休夸碧满园,小蒲萄实待霜繁。他年隐处寻西宅,先认冬青拥寺门。

鹧鸪天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鹧鸪天

客路风尘化素衣,闲愁冉冉鬓成丝。平生不负月明处,神女庙前闻竹枝。

鹧鸪天

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鹧鸪天

立马锺山路,斜阳锁乱峰。断碑生绿藓,古道立青松。青事梅边觉,乡愁酒后浓。兴亡多感慨,我辈复情锺。

鹧鸪天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鹧鸪天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盘羞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鹧鸪天

万骑千官拥帝车,八龙三马访仙家。凤凰原上开青壁,鹦鹉杯中弄紫霞。

鹧鸪天

当日扬清激浊流,身危肯作稻粱谋。不从党锢诸贤死,窃禄偷生亦可羞。

鹧鸪天

幽深鸟屿乱参差,溪水迢遥横复斜。鹅鸭驯人不怕棹,间随小艇过芦花。

鹧鸪天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鹧鸪天

相君事业慕皋夔,被遇王家泰定时。曾向云窗研汉简,故应画栋产灵芝。文镵金石流芳在,像托丹青亘世垂。盛烈丰功难具述,烂然国史著猷为。

鹧鸪天

隘寺鼓钟透,殊庭瑞庆垂。上清唐塑像,正一汉遗师。经录青城派,楼台紫极基。尧天跻寿域,羽佩有威仪。

鹧鸪天

平生经世策,寄食不资身。孰使文章著,能辞辙迹频。帝城分不入,书札詗何人。子未知吾懒,吾宁觉子贫。

鹧鸪天

山瓢饮。太空为幕云为枕。云为枕。松声万壑,月明风冷。人生未老宜先省。尘寰尽有清闲境。清闲境。孤云野鹤,杳无踪影。

鹧鸪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