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谏文帝

扰扰椎埋遍九原,因山独有霍陵存。
孝文俭德虽天纵,亦赖忠臣效一言。

作品评述

《张释之谏文帝》是刘子翚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张释之忠诚劝谏的赞赏和敬意。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扰扰椎埋遍九原,
因山独有霍陵存。
孝文俭德虽天纵,
亦赖忠臣效一言。

诗意:
这首诗词以张释之谏谕文帝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张释之忠诚劝谏的赞赏之情。诗中描述了张释之为了劝谏皇帝而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的形象。他像雷霆般撞击着天空,犹如山峰中独存的高耸之陵。即使皇帝孝文有着天赋的德才,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忠臣们以一言一行来效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释之的赞颂,强调了忠诚劝谏的重要性。张释之敢于直言进谏,即使面对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他的行为表现出对忠诚的追求和对国家利益的无私奉献。此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深刻描绘了张释之的形象,使人们对他的忠诚和勇敢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这首诗词,刘子翚表达了对忠臣张释之的敬佩和赞扬,同时也强调了忠诚劝谏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领导者需要倾听忠臣的建议,而忠臣则应以忠诚和勇敢的精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力量。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种花鄙弱植,种柳恶连阴。主人种竹意,闓爽见灵襟。猗猗复劲节,凛凛况虚心。晚岁示贞操,清风应好音。扶疏高轩下,众景为萧森。世袭万户封,奚取千亩林。

未悟之日要参禅,一见石门便坦然。蒙师指箇真消息,方知鹽碱醋是酸。

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

谁阁重阴一日晴,清游应是惬高情。遥知雨后山光好,但想云边屐齿清。素壁虽曾题旧字,沈疴不许插新盟。因知关吏留鱼钥,谩遣奚奴候晚程。

束带朝尚早,蓬门未脱扃。短篱潜落月,老树戴孤星。隐几貂裘黑,开编竹简青。子云非执战,何以得穷经。

圜丘恩例得量移,笑领全家出翠微。惟有来时的颅马,商山埋骨不同归。

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半夜忽然风更起,明朝不复上南楼。

大地犹如一粒粟,而今此语付何人。时时撮向掌中看,吴蜀江山一样新。

溪南十里山,有客今渊明。归来厌城市,着脚鸥鹭汀。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我昔曾见之,浩气犹凭陵。尊酒浸成列,翰墨时相迎。惭渠前日约,念此故旧情。冲风走篮舆,剥啄山头扃。人生等游戏,底问割与烹。但令宾主欢,莫识众我醒。毋以患难移,政须公主盟。

知尔学无生,不应伤此别。相逢宿我寺,独往游灵越。早晚花会中,经行剡山月。

老面临高不畏风,尘寰一变蕊珠宫。骤难金碧茅茨别,预喜蝗螟瘴疠空。至洁独凝群物表,太和元在极寒中。绝怜诗骨能禁许,惟有梅梢肖此翁。

春来日日风成阵。桃李飘零尽。树头树底觅残红。只有郭西梨雪、照晴空。酬春须得如川酒。酒债寻常有。葛巾?侧倩人扶。大似浣花溪上、

天留孤艳照青春,横目何人解识真。蒸栗琢成渠不爱,内间栀貌几番新。

退之怀桂林,药物珍陆离。物情恶衰歇,义心感亲和。我生欠一死,不死当语谁。与我制颓龄,悠悠白云期。

开个灯心皂角铺,日求升合度朝昏。只因风雨连绵久,本利一空愁倚门。

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

外家多积床,绝叹户曹贤。阴德神能告,潜光世更绵。龙泉依古寺,马鬣近封阡。欲篆苍崖古,惭无笔似椽。

片玉山西境绝偏,秋华亭子最清妍。三峰秀割昆仑石,一沼深通渤澥渊。鹦鹉隔窗留客语,芙容映水使人怜。桂丛旧赋淮南隐,雪夜尝回剡曲船。北海樽中常潋滟,东山席上有婵娟。紫薇花照银瓶酒,玉树人调锦瑟弦。醉过竹间风乍起,吟行梧下月初悬。一声白鹤随归珮,何处重寻小有天。

千载归来辽海东,江山如旧里闾空。时平未觉身难遇,学赡依然说不穷。着绣昼行真细事,一车磬折得深衷。圣朝未有徐州相,剩作功名跨数公。

卢老无端颺下柴,碓头舂出古菱花。恶声千载成狼籍,养子谁人解克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