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桃花

阮郎溪上醉腮融,蓦忽深红又浅红。
料得金闺描绣样,一花成换几针茸。

作品评述

《二色桃花》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美妙的桃花景象,表现出桃花的绚烂和变幻之美。

诗中描述了阮郎溪上的桃花,它们色彩鲜艳,令人陶醉。首句"阮郎溪上醉腮融"直接将人物与桃花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美的效果。接着,诗人用"蓦忽深红又浅红"来形容桃花的色彩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在红色的基调上,还表现了桃花的层次和丰富性。

接下来的两句"料得金闺描绣样,一花成换几针茸"揭示了桃花的精美和精细。诗人将桃花与金闺中的描绣进行对比,认为桃花的美丽程度甚至超过了绣品的精致。"一花成换几针茸"暗示了桃花的花瓣细腻如绣花的针线,每朵桃花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色彩变幻和精美细腻,传达了桃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它展示了自然界的绚丽和艺术的精湛,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这首诗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赞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渭阳曾读未,对酒偶言诗。舅作如此语,儿那能不悲。

三世不异爨,一门皆力书。此风今所少,他行特其余。藻锜明疏牖,萱窝护碧除。春光元自在,遗梦杳安舆。

应身随处见尘尘,能顺因缘不背真。树上虎头呈伎俩,毛端师子显精神。平生自许得游刃,投老难传知斲轮。香气满城燂钵饭,丛林一洗浩然春。

阜录新书幸已成,名山藏去复传人。毋令十载编摩苦,竟与家书共厄秦。

天相吾家,箧笥无金,诗书有人。看发挥胸臆,辞锋凛凛,薰陶气质,韦佩申申。师友渊源,贤才衡鉴,胄馆光华近帝宸。男儿事,便尽输心力,难报君亲。读书第一当勤。只孝弟书中是大伦。况人生为学,百年在幼,田家得计,一岁惟春。科占龙头,名高雁序,好与皇家作凤麟。都休问,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名在士人当盛世,生於中国作男儿。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孤圆外成峤,空朗中含洞。瘦如辟谷良,清若食蚓仲。深思殆天设,乍至令人恐。浓萝作垂阴,寒泉滴为冻。戴庵亦颠危,携觞更交综。耳胁或骈扌费,勤拳时独送。巍巍上少并,森

家依楚塞穷秋别,身逐孤舟万里行。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徘徊崚极寺,清意满烟霞。好风從天来,吹落桂树花。高高人物外,犹属梵王家。

出郭卜居何所似,杜陵浣花溪水头。桤林吟风草堂静,楠树接叶茅亭幽。每从图史慰岑寂,复有琴尊陪燕游。平生我亦爱清赏,他日访君须买舟。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共讶高楼望,匡庐色已空。白云横野阔,遮岳与天同。数点雨入酒,满襟香在风。远江吟得出,方下郡斋东。江徼多佳景,秋吟兴未穷。送来松槛雨,半是蓼花风。浪猛惊翘鹭,烟昏叫断鸿。不知今夜客,几处卧鸣篷。

说似行人且细听,螺冈门外莫宵征。前头石斧韩婆岭,第一单身不要行。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秋蓂开六叶,元圣诞千年。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道光中国主,人识大罗仙。敢赞无疆寿,香花上法筵。万方瞻圣日,九土仰清光。磬地山河壮,弥天福寿长。瑞烟薰法界,真偈启仁王。看献千秋乐,千秋乐未央。

鸟乐忘置罦,鱼乐忘钩饵。何必择所安,滔滔天下是。

溪头雪后梅花发,飞凫东去朝双阙。涉溪父老肩相摩,再拜路旁皆惜别。问侯何以能得民,胸中仁气如阳春。攀辕徒切侯不住,金马石渠须若人。云溪野叟久闭户。时枉高轩肯相顾。何不临分把一杯,天寒懒出无他故。别离羞作儿女悲,此行稳上青云衢。相思要得知健否,寄我平安双鲤鱼。

海潮声里越谿头,谁种千株夹乱流。安得辞荣同范蠡,绿丝和雨击扁舟。

本国兵戈后,难官在此时。远分天子命,深要使君知。但遂生灵愿,当应雨露随。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诗。

向来玉烛四时和,共庆秋田黍稌多。但得贫民同一饱,黄堂无事且婆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