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出自宋代苏轼的《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二)》

出自宋苏轼的《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wǒ cóng lú shān lái , mù sòng gū fēi y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目送:(动)眼睛注视着离去的人或载人的车或船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诗词推荐

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角螯。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舠。一天如许皆明月,二客所须惟浊醪。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须留眼看银涛。

南浦初开冻,东郊未去寒。芳华归草木,生意入门阑。绿蚁供瑶瓮,青丝送玉盘。新诗妙当世,赋答敢辞难。

泰坛恭祀事,彩仗下寒坰.展礼陈嘉乐,斋心动众灵。韵长飘更远,曲度静宜听。泛响何清越,随风散杳冥。彻悬和气聚,旋退晓山青。本自钧天降,还疑列洞庭。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往事悠悠逐海波,荒祠寂寂寄岩阿。三神山下仙舟远,万里城边战骨多。东鲁尚存周礼乐,西秦空壮汉山河。早知一世能移祚,崖石书功不用磨。

遁迹深岩谷,身闲未是闲。研穷堪语默,寂静杳冥间。秘密逢邪见,难开大道关。金丹无效用,弗可返童颜。

银章暂假为专城,贺客来多懒起迎。似挂绯衫衣架上,朽株枯竹有何荣。

幽人下山径,去去夹青林。滑处莓苔湿,暗中萝薜深。春朝烟雨散,犹带浮云阴。

双金狮子四金龙,喷出香云绕殿中。太上垂衣今上拜,百王曾有个家风。

地应连海眼,终古蓄寒泉。四列青苍壁,双开菡萏莲。已嗟真赏去,犹讶昔香传。未媿东林下,霜葩社众贤。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著书无复可藏山,朽骨何堪定眠观。从左右旋天倚盖,哉生死魄月循环。虚空身亦为吾患,见在心谁乞汝安。试问春风旧踪迹,不知天上与人间。

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柳已如眉拂上林,细风吹动绿烟深。东君巧欲装春色,更引黄鹂啭好音。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地隘山逾峻,人勤俗不奢。时培石上土,更种竹间茶。接畛田成篆,连筒水溅花。征尘如不到,老我即东家。

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

山花舞。岩姿能笑禽能语。禽能语。百年心事,一犁春雨。神仙护短多官府。老夫只解为农圃。为农圃。乾坤休问,几番今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