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龙化不改鳞,士达不改身。
借问当路子,如何弃贱贫。
仲尼称大圣,原壤乃狂人。
光武有天下,严陵实隐沦。
故旧不可忘,何况师友亲。
呜呼千载下,此道如埃尘。

作品评述

《遣兴》是明代道原法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化不改鳞,士达不改身。
借问当路子,如何弃贱贫。
仲尼称大圣,原壤乃狂人。
光武有天下,严陵实隐沦。
故旧不可忘,何况师友亲。
呜呼千载下,此道如埃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强调个人的品质和道德不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赏析:
诗词开篇以龙和士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主旨。龙化不改鳞,士达不改身,意味着无论龙化为凤还是士达到高位,它们的本质和品质都不会改变。接着,诗人借问当路子,询问如何抛弃贫穷和卑微的境遇。这里提到了仲尼(指孔子),将其称为大圣,但他的出生地却是个偏僻的地方,这暗示了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身世和地位,而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品质和修养。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了光武帝和严陵,光武帝创立了东汉王朝,严陵则是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两者都是历史上的名人。通过引用这些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敬重,并暗示人的命运和境遇都是有变化和转折的。

在结尾部分,诗人强调了对故旧、师友和亲人的珍视和不可忘却。呜呼千载下,此道如埃尘,意味着这种心态和境界已经延绵千载,如同飘扬的尘埃一样普遍存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借用了比喻和典故,通过对人生境遇和价值观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的态度。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变化和困境时,应该保持自己的品质和道德,珍视人际关系,并对历史和传统怀有敬畏之心。

诗词推荐

暮上高楼听村笛,清风寥寥吹泽国。苍山莽野百战地,美木阴林四时色。浩荡坤乾万里中,风光尽属渔樵客。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开元天宝号太平,快活三郎偏纵情。帝闲天骥云雷駃,回首绝怜妃子醉。海棠酣春睡未足,扶上马时颓山玉。二珰两边扶蹋{左革右登},群姬争扶不用命。万花丛,玉山花,花朝主,醉牡丹。共立马前黄幡绰,献笑颜容似嘲谑。三郎勒马频回头,两手按膝双凝眸。夹立两旁御弓箭,带御口袋

有喜何须药,无尘即是仙。壶中春日月,聊数八千年。

烟淡黄昏,小移疏影横斜去。暗香微度。点缀梢头雨。玉管休吹,更要留春住。人何处。对花无语。望断江南路。

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閒随栩栩飞。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开眼门外世梦短,忘情樽前閒意长。邂逅当有赤松子,歌舞何用楚兰香。

去去灵川境,晴岚带暮烟。槟榔新满市,榕树老参天。舂委工於水,犁资手以佃。凄凉海天角,何事羽书传。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旟同赏郡南池。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子厚诗镌子厚诗。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客是谁。

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病骨支离妨酒琖,诗仙招唤试灯球。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

万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

桐庐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钓竿千尺无恙在,持竿我欲从先生。先生岂是傲当世,鄙夫患失滔滔是。狂澜既倒挽之回,持报故人惟此尔。衮衣不博一羊裘,事往台空江自流。遂令千古重名节,於乎先生真汉杰。

园林都尉宅,景好冠京华,便合名金谷,其如是石家。池塘分御水,楼阁见宫花。有客因来说,令人动叹嗟。

沙水寒犹浅,江船远未来。举家忧米粒,终日走蒿莱。骨肉还相弃,交游定莫猜。痴儿饥困久,爱父强徘徊。

要地慵投刺,刚肠耻折腰。旧山归兴切,残日去程遥。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到时云树下,静听厌悬瓢。

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求雪茧写兰亭。也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