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司马光的《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其一)》
拼音和注音
píng hú mò mò jì hé chóu , shuǐ guó fāng chūn bù shèng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胜:承担不了;不能忍受:体力~。~其烦。表示不能做或做不完(前后重复同一动词):防不胜防。非常;十分(用于感情方面)不能击败敌人赢得胜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漠漠:(形)①云烟密布的样子:~的烟雾。②广漠而沉寂:远处是~的平原。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原诗
平湖漠漠芰荷稠,水国芳春不胜秋。
空有棹歌人不见,晚风一曲去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