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作品评述

诗词:《又遗钟传偈》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中文译文:
再次传颂钟声之偈,看那岁月如柳条,可成为敲打钟槌。

诗意:
这首诗以钟声作为主题,表达了岁月流转的无常和悠远之感。诗人通过将岁月比喻为柳条,传达出时间的柔软曲折、变幻无常的特征。柳条被诗人视作钟槌,象征时间的推进和变迁,通过敲打钟槌,唤起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岁月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将柳条与钟槌相媲美,将岁月与钟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富有意象的艺术形象。柳条轻柔而曲折,象征了岁月的柔韧性和多变性,而钟声则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不断向前。诗人通过钟声的敲打,唤起了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和无常的意识。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寥寥数语,展现出时间的力量和不可逆转的特性。它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让人们不禁思索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常。同时,诗中的意象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将柳条与钟声巧妙地结合,创造出一幅动听的画面。这首诗以其简约、意味深长的诗意,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使人们对时间和生命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词真意浃,不屈不狎,端重有法。此近世名臣之帖。承平流风,尚或可接,予欲以此观相业。

古文

出民于水,惟夏伯禹。今俾我民,昏垫平土。岂弟君子,伊我父母。不念赤子,今我何怙。呜呼旻天,如此罪何苦。

古文

月明如水山头寺,仰面看天石上行。夜半深廊人语定,一枝松动鹤来声。

古文

景风初现。宝适祥云乘九变。始信清然。游奕南陵泻素圆。冥灵才见。又早新春通一线。象外游仙。看尽瑶池五色莲。

古文

珠琲无烦费斗量,家家泼撒不珍藏。浑疑入腊梅花放,已卜来年稻颗香。万感固知由气类,一根元只自心秧。天怜老子忧民切,将变荒州作富穰。

古文

天亦寒痴日易曛,客情暗暗似春云。不知细雨止还作,自倚篮舆看水纹。

古文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古文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固知道、春色无多,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红巾又成半蹙。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映秋波、艳云近睫。知厚意、深情更切。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远结。

古文

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良人在狱妻在闺,官家欲赦乌报妻。乌前再拜泪如雨,乌作哀声妻暗语。后人写出乌啼引,吴调哀弦声楚楚。四五年前作拾遗,谏书不密丞相知。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归来相见泪如珠,唯说闲宵长拜乌。君来到舍是乌力,妆点乌盘邀女巫。今君

古文

千树江头雪作裳,一枝故欲犯时妆。分明莹薄裁琼玉,不比臙脂抹海棠。

古文

少年拜舞缀庭绅,曾见中天日月新。金印终归妄校尉,白头仍是斥仙人。修营香火三生愿,收拾风波九死身。岂但渔樵与争席,海边沤鸟亦相亲。

古文

春到江南江北了,东皇未识花权。直将和气入巴川。逢迎天上客,来作地行仙。满捧一杯听细说,只今谁似公贤。愿推功业辅尧年。都将闲日月,来醉百花前。

古文

点检春光绿打围,未应造化委鞠蘼。虽无红紫呈新面,尚有琼瑶恋旧枝。后土归根辞帝宠,番易名圃少人知。长篇寡和凭花报,岂料因花又得诗。

古文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古文

幽居念世务,颇复窥造物。通为一愦愦,愚智更出没。漏天呀不补,淫雨方荡潏。岂独无良苗,稂莠亦飘忽。惟余尊中物,三酌便兀兀。此事颇有凭,时从散幽郁。

古文

季子论才到履絇,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古文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匡庐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古文

春风湖上泮,奈此净绿何。平堤看潋滟,皎如镜新磨。支流别而东,下走万玉珂。俜俜桥边柳,芳牙缀柔柯。中洲嘉卉繁,条甲亦以罗。游禽接翅羽,沉沉鸣声和。避人去稍远,盘空落还多。我来日已暮,伫视其顷俄。羡尔禽类微,终年乐清波。

古文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古文

赤龙应世季冬初,上八开祥霓绕枢。金石宣和韶九奏,乾坤荐寿岳三呼。善邻两使星轺集,拱极千官蕊绶趋。共捧尧钟歌既醉,洋洋朝野正欢娱。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