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周都官

水上朱楼昼角鸣,蒙蒙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
十年不到风烟改,君去将诗与昼评。

作品评述

《重送周都官》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上朱楼昼角鸣,
蒙蒙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
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
霜苞微绿橘林明。
十年不到风烟改,
君去将诗与昼评。

诗意:
这首诗以描述送别周都官的场景为主题。诗人站在水上的朱楼上,听到了朝阳下角鸣的声音。轻雨蒙蒙中,榜舟轻盈地行驶。他未能见到正在甫里拜访的先生,却见到了吴兴太守前来迎接。荷叶半黄,莲子已老,橘林中的霜苞微微泛绿色。十年过去了,周都官即将离去,他将带着这些诗篇和白天的评述离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水上的景色和送别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清晨的气息和水上的动态景象。梅尧臣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离别的场景中。

诗中描绘的水上朱楼、角鸣、蒙蒙雨里的榜舟等形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同时,诗人还以自己未能见到甫里先生为遗憾,表达了对知己的思念之情。而吴兴太守的到来,则显示出友人的关心和送别的仪式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荷叶、莲子和橘林的景象,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十年过去了,风景已发生改变,而君去将带走这些诗篇和昼间的评述,意味着他将继续以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并将与朋友分享心路历程。

综合而言,《重送周都官》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体现了梅尧臣在宋代的独特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泡纪吾身元是妄,丹青汝影岂为真。吾身汝影俱无实,相伴茆堂作两人。

上苑烟花迥不同,汉皇何必幸回中。花枝冷溅昭阳雨,钓线斜牵太液风。绮萼惹衣朱槛近,锦鳞随手玉波空。小臣侍宴惊凡目,知是蓬莱第几宫。

清阴陌。狂踪迹。朱门团扇香迎客。牡丹风。数苞红。水香扑蕊,新妆为谁容。蜡灯春酒风光夕。锦浪龙须花六尺。月波寒。玉琅。无情又是,华星送宝鞍。有蔡松年念奴娇棋声特地一首。据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引郭天锡手录诗文杂记作周文谟词,因不补录。

羽化仙家久,祠严霅水东。一身终许国,千载独怀忠。徙倚丰碑旧,瞻依古像雄。堂堂祭如在,从祀有坡公。

东土震旦,西方极乐。一緉草鞋,到处行脚。

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惯会饕斋觅主人,身边零钞没分文。谁知撞见真经纪,不遇檀那怎脱身。

早岁膺宸眷,回翔老禁涂。三持周版籍,九佩汉铜符。度量包千顷,声名满八区。谁知成奄忽,陈迹付龟趺。

雪集大野兮血波汹汹,玄黄交战兮吴无全陇。既霸业之将坠,宜嘉谟之不从。国步颠蹶兮吾道遘凶,处鸱夷之大困,入渊泉之九重。上帝愍余之非辜兮,俾大江鼓怒其冤踪。所以鞭浪山而疾驱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当灵境之良宴兮,谬尊俎之相容,击箫鼓兮撞歌钟。吴讴越舞兮欢未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鹤城秋晓。又庆生朝到。人与月,年年好。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君知否。个般福分人间少。塞上西风老。红入霜前枣。日日有,平安报。慈颜酡晕浅,一呷金杯小。香缭绕。寿星明处台星照。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孔明遁世吟梁甫,范蠡遭时策计然。锺鼎山林非二物,莫随穷达较蚩妍。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万法无根,人何而立。一念心坚,银山铁壁。发大誓愿,大解脱幢。万木生秋风自凉,庭前一阵桂花香。

纳谏终无牾,无人久更明。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秋光一片冷于冰,山寺云深隐几僧。画出江村太平意,渔樵无事岁丰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