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北斗低垂挂戍楼,黄河不逐月西流。
一声长笛冲沙起,散作边人万里愁。

作品评述

《和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明代诗人刘凤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斗低垂挂戍楼,
黄河不逐月西流。
一声长笛冲沙起,
散作边人万里愁。

诗意:
这首诗以夜晚在受降城上听到笛声为背景,表达了边塞士兵的辛苦和忧愁。诗中描绘了北斗星低垂悬挂在戍楼上,黄河不顺流而西,显示出边塞的寂寥和荒凉。然后,一声长笛响起,破沙而起,使边塞士兵们无限感慨,心生万里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声音,表达了边塞士兵的孤寂和苦闷。北斗低垂挂在戍楼上,象征着边塞的边陲之地,黄河也不再顺从自然的规律而向西流淌,这些景象凸显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孤独。而一声长笛的响起,如同激荡在边塞上空的哀思,使边塞士兵们的心情更加沉重和忧郁,他们离家远隔边境,思念亲人和家园,在无尽的边塞岁月中感受着万里的愁绪。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将边塞士兵的辛酸和苦闷感情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自然景观和声音的描绘,巧妙地表现了边塞地区的特殊境况和边塞士兵的心理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孤独和思乡的情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塑造了深沉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边塞生活的艰辛和边塞士兵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推荐

日落梁山西,遥望寿张邑。洮河带泺水,百里无原隰。葭菼参差交,舟楫窅窈入。划若厚土裂,中含元气湿。浩荡无端倪,飘风向帆集。野阔天正昏,过客如鸟急。往时冠带地,孰踵萑蒲习。肆噬剧跳梁,潜谋固坏蛰。古云萃渊薮,岂不增怏悒。蛙鸣夜未休,农事春告及。渺焉江上怀,起向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傍。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列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

杖屨相随步野田,坐临阶石和诗篇。要看隔水人家菊,试借系门渔父船。且缓归情知有月,不生酒兴为无钱。寒来莫问家中事,才得身闲即是仙。

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

衲僧相见莫疑猜,布袋结头今日开。露柱著衫南岳去,灯笼脱帽上天台。只有云门木上座,终年无去亦无来。有时独靠古屏畔,觑破门前下马台。

水流云散海天涯,与子长游亦可嘉。归马迹漫燕峤雪,啼鹃血染楚城花。乾坤浩荡空双眼,南北迢遥事一家。三叠琴心谁解意,蓬莱归路蹑青霞。

十里五里望不断,白花红花俱可怜。无姓无名天下乐,自开自落卉中仙。

娟娟好是帘前竹,净绿相依乍晓时。万叶忽惊风不定,都翻宿雨下清池。

嘉定丙子斗插申,秋灰出管才半旬。我来适值蒸暑节,烛龙吐焰扶桑滨。炎官流汗走踯躅,金乌啄火焚空旻。溼云拥岫呼不出,火云糊天挂赫日。脑脂盖眼壮士眠,谁挽天河洗蒸郁。友人万君家龙丘,追凉共作招提游。入门指点到丈室,中有石壁清且幽。半月泓澄锁寒绿,气象凄切涵清秋。

已矣经邦业,茫然造物心。人生固有定,天意颇难谌。此日嗟亡鉴,当年用作霖。吾皇方愿治,十事想遗箴。

大旱如焚气不苏,云师谁遣上天衢。人人准拟为霖甚,风动雷行雨却无。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近庐霍,水色胜潇湘。驿路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归兴逢山便解颐,上人多思乞留诗。千若万壑经行处,他日烦师觅旧题。

杖林山下竹筋鞭,六月行人口吐烟。曾在祸融峰顶见,十分月出在平田。

大患元因有此身,百年强半走踆踆。折残广武城边柳,染尽洛阳衣上尘。绕树鹊孤栖渐稳,支床龟老息初匀。出门不欲摩双眼,世态年来又一新。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琼妃卧月。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离魂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算如今,也厌娉婷,带了一痕残雪。犹记冰奁半掩,冷枝画未就,归棹轻折。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早又是,翠荫蒙茸,不

收拾风烟锁翠微,乱山穷处结岩扉。青天不尽鸟飞尽,吴楚川原似衲衣。

清江涵德泽,嘉瑞效灵龟。巢叶形偏小,如金色最奇。玉灵惭异质,绎属近幽姿。骑置遥承献,观图仰帝祺。

淮海欢腾五袴歌,政声京光益中和。邺侯井在功堪纪,郑国渠成利更多。紫禁遄跻知异眷,珍台归卧本微疴。功名方展凌云步,奈此佳城白日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