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行道峰

碧眼禅师锡振空,石头无路不相通。
俯看尘世三千界,总在空花起灭中。

作品评述

《罗汉行道峰》是宋代诗人陈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碧眼禅师在行走峰峦之间的景象,并通过禅宗思想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虚幻。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碧眼禅师锡振空,
石头无路不相通。
俯看尘世三千界,
总在空花起灭中。

诗中的“碧眼禅师”指的是一位具有智慧和洞察力的禅宗大师。他手持禅杖(锡),在崇山峻岭之间自由行走(振空)。这里的“石头无路不相通”表达了禅宗修行者超越现实世界的境界,无论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还是平坦的大道,都能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禅师俯瞰世间的“三千界”,意味着他超越了尘世的纷扰,以超然的姿态观察世界。这里的“三千界”是佛教中的概念,代表着无边的众生世界。禅师的视野超越了个人的狭隘,能够以宏观的视角看待众生的无尽苦难和欢乐。

最后两句表达了禅师对生命的洞察和领悟。他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如同空中的花朵,一瞬间绽放,一瞬间凋零。在这无常的变化中,禅师体悟到生死循环的真相,以及超越生死的境界。他的修行目的是超越表面的幻象,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觉醒。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禅宗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通过描绘禅师行走山峰的景象,诗人呈现了禅宗修行者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洞察力。整首诗以禅修的思想为核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无常和虚幻,以及对于真理的追求。

诗词推荐

置酒临芳观,张筵继落晖。选妓调丝竹,迎宾奉酒卮。月影移歌扇,花光照舞衣。霞觞飞白羽,高论吐虹霓。人生不满百,行乐当及时。当歌期酩酊,谁能较是非。

白羽芬葩陆地莲,可曾遥电水中天。肯于素鲑分新洁,不与红酣斗碧鲜。玉井无因斯摘实,金园有兆必开先。应知瑞兴优云羔,一朵胜芳万古傅。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酲。

病移岩邑称闲身,何处风光贳酒频。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早晚高台更同醉,绿萝如帐草如茵。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已得归乡里,逍遥一外臣。那随流水去,不待镜湖春。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空馀道士观,谁是学仙人。

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才教鹰嘴拆,未放雪花妍。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孕灵资雨露,钟秀自山川。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力藉流黄暖,形模紫筍圆。正当鑽柳火,遥想湧金泉。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轻瓯浮绿乳,孤灶散馀烟。甘荠非予匹,宫槐

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黄芽白雪,算来总是假名之。只这坤牛乾马,便是离龙坎虎,不必更猜疑。药物无斤两,火候不须时。偃月炉,朱砂鼎,总皆非。真铅真汞不炼,之炼要何为。自己金公奼女,渐渐打成一块,胎息象婴儿。不信张平叔,你更问他谁。

北崦共幽寻,森森万绿新。柳阴停雨棹,柏迳岸风巾。幸有宽閒野,堪娱老病身。只怜人事异,沧海亦扬尘。

西湖吾未到,梦想若遇之。荷花夏如海,当春万柳垂。秋月随潮涌,暮雾天无涯。三百六十寺,岚翠渺迷离。君去事幽讨,抉剔发天倪。馀悭收昔遁,奇赏获新知。朝餐吸山绿,暮雨张水馆。寻碑嗅梅蕊,独往无人随。政成无一事,风流方在兹。怀抱一如彼,江山复如斯。此乐可持赠,寄我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衣屦萧条气久清,豪家门馆未尝行。朱甍碧瓦何从得,疑有阴兵夜助成。

染露金风里,宜霜玉水滨。莫嫌开最晚,元自不争春。

谢公昔高卧,远意在苍生。方据要路津,中孚贱浮名。出处本一致,穷达无异营。秋房斯人徒,凶此丘壑情。

悔名草木鸟兽,住校亥豕鲁鱼。识字惹客问字,懒书怕人索书。

世缘未了治不得,孤负青山心共知。愁君又入都门去,即是红尘满眼时。

驯和乃宗竞,攻苦更家丰。不失蒸尝职,无非女士风。南陔泣笄冠,中馈叹光鸿。夜绩灯谁续,承承锡祚隆。

玉壶著脚四围宽,妙处其中转侧看。顾鉴功忘鼻孔直,津流识尽髑髅乾。夜横河汉白,霜洗斗牛寒。休去歇去,绝言绝虑。廓无所依,妙无所住。转历历之机,运绵绵之步。神游方外灵台,道契环中虚处。藏身白云云外家,著脚青山山下路。宛转穷通,旁参回互。十成收得返魂香,一等来挝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