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新城乡舍邀赋诗赠行

请君吟诗送我归,我归虽作半月期。
马头黄埃且百里,村店白酒占双旗。
只今柳丝东城路,万缕方作青青垂。
归来应未及飞絮,自取春色开修眉。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宋代廖行之所作,《将归新城乡舍邀赋诗赠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请你吟诗送我回家,
我将回家虽然还需半月时间。
马车掀起的黄土飞起,路途上足有百里,
乡间店铺的白酒占据着双旗。
现在只有柳丝覆盖着东城的道路,
成千上万的细丝婉转地垂落。
回到家中可能还未见到飞舞的柳絮,
我会自己寻找春天的气息来修饰我的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将要回家的情景,并希望邀请他的朋友吟诗作为送行之作。诗人意味深长地描绘了回家途中的景象,通过马车掀起的黄土和百里长路的描写,表达了他漫长的路途和离别所带来的辛苦。然而,诗人的心情并不沮丧,他描述了乡村店铺的白酒和双旗,显露出家乡的热闹和喜庆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柳丝垂落的景象,表达了回家的喜悦和春天的来临。最后,他表示尽管未见到飞舞的柳絮,他会自己寻找春天的气息来装点自己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回家途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黄土飞扬和百里长路的描写凸显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反衬出回家的喜悦。乡间店铺的白酒和双旗象征着家乡的热闹和欢迎,为回家的归期增添了喜庆的氛围。描绘柳丝垂落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它们与诗人回家的喜悦相互映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他愿意自己寻找春天的气息来装点自己的容颜,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我修饰的意愿。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新生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诗人将他的内心感受与外在世界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去来如一,真性湛然。风收云散,月在青大。

亲见卿为月,频移使者星。藻虚南涧碧,萱落北堂青。遗下新褕狄,空传训宁馨。又孙还又子,王树满阶庭。

九门思谏诤,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雁飞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发明立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六籍唯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华陀老黠徒惊俗,吾岂无书可活人!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鸟飞。记年碑石在,经乱祭人稀。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明日为子正,阳复於此焉。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

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人言有神仙,早晚拜晚恩。

草封支径路欲断,雨洗野花山更寒。西岭东冈烟漠漠,南溪北涧水潺潺。

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公道方无{上雍下土},君门况不遐。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鹘飞欲没海天宽,万动盈虚静处观。一画微阳迎日至,九畴休徵验时寒。世间劫火灰何限,物外仙棋局未残。好与苍生司性命,五风十雨报平安。

耆英续续必重泉,好在灵光独岿然。入侍已成鸿鹄羽,退休俄值白鸡年。伤心藏笈书无恙,盥手开缄墨尚鲜。刮目相期良不薄,可无斗酒奠桥玄。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跨海仙人安在哉,幽寻款款不须催。云萝有约遽相失,杖屨几时能独来。半日清谈容易废,百年幽抱若为开。新诗小慰参差恨,快读聊将劝一杯。

平生才不足,立身信有余。自叹无大故,君子莫相疏。

若木西来赤岸东,白金城阙碧珠宫。天家令急不敢住,折得五花归饭龙。

清风千古曲,雪涧敲寒玉。谁能继此音,苍梧泣修竹。

昔结精庐在半崖,苔扉无主阖还开。近闻有虎为看守,应是防闲俗子来。

楚巫醉兮君不留,春风起兮木兰舟。弭余楫兮饮君酒,君既不顾兮驾龙以出游。凌九江兮勒沧海,万龙舞兮百灵会。君孔乐兮我思君,望君故居兮其上片云。水沦沦兮石碌碌,空祠草长兮风雨入君屋。山中春兮鸟鸣悲,明月皎皎兮中夜来。

道人久矣泯耳目,萧然自如脱羁束。朝随扶桑日头起,暮趁崑崙云脚伏。青牛过关今几年,此道分明在目前。昨夜琴心三叠后,一堂风冷月娟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