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徐企题李伯时马

此画良真李伯时,形容飞动卒难诗。
但将元佑苏黄作,开卷焚香朗诵之。

作品评述

《为徐企题李伯时马》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李伯时所画的马为题材,描绘马的形态和动态,并表达了对李伯时绘画的赞美之情。

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李伯时所画的马的生动形象,强调了李伯时在描绘马的飞动姿态上的卓越之处。作者通过抒发自己对这幅画作的赞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和难以言表的美感。诗词中还提到了元佑、苏黄两位画家,暗示了这幅画作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首诗词的译文暂无法提供,因为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时,我无法输出原诗词的内容。但是,通过对诗词的解析,我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表达了对李伯时绘画技巧的钦佩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之情。通过对李伯时所画马的形态描绘,诗词展现了马的飞动之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画作中马的生动和灵动。作者用简练而精准的语言,将马的形态和动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马的飞奔。通过诗词的赞美之辞,作者表达了对李伯时绘画技巧的敬佩和对其作品的推崇。

诗词中提到的元佑、苏黄两位画家,暗示了这幅画作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元佑、苏黄都是宋代著名的绘画家,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提及这两位画家,诗词传递了对李伯时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李伯时所绘马的形态和动态的描绘,表达了对其绘画技巧的赞美和对作品的欣赏之情。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马的飞动之美,同时暗示了这幅画作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首诗词展现了方回对艺术的敏锐触觉和对优秀作品的赏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迪。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当时选舞万人长。玉带小排方。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花阁迥,酒筵香。想难忘。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认周郎。

散策东岩路,梦中曾记经。斜晖射残雪,岩谷遍晶荧。鸦鸣山寂寂,意迥川冥冥。乘兴欲穷讨,会心还少停。新晴远村白,薄暮群峰青。危途通仙境,胜日行画屏。岂独冷一念,将期朝百灵。不同南涧咏,悲慨满中扃。

几年弱水望蓬莱。心事喜同谐。佳婿欣逢公瑾,新婚喜近英台。豪家深意,芙蓉褥隐,金雀屏开。但愿门阑多喜,凤楼早寄书来。

我辞官路已多时,魂梦今犹畏险巘。汝既饱谙游宦味,会须早作个归期。

姑射仙人游汗漫。白凤翩翩,银海光凌乱。龟手儿童贪戏玩。风檐更折梅梢看。漠漠银沙平晚岸。笑拥寒蓑,聊作渔翁伴。横玉愁云吹不断。归舟又载苹花满。

尺五楼开鸟石尊,桂枝梅树净柴门。壶觞旦日家中宴,衣服秋冬海上村。沙际学书寻鸟迹,林间会意解禽言。奇踪忽忆霞居子,泪落溪流过竹根。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祗为到头乾不尽,纵饶见火亦难吹。年来岁往消磨去,不许春风管带伊。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素禽敏疾出扶余,六翮双拳胆气麄。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后鹘敢齐驱。{扌雙}身直上非无见,恋主归来不待呼。渭水鹰扬亦如何,好将粉墨写成图。

宴坐浑如槁木枝,罏烟瓶蕊小窗宜。书慵卷起閒今古,回向心源不动时。

倾心小圃阳初照,束火中庭雨不沾。袅那腰支浑欲舞,好令韩偓赋香奁。

荒榛日莫倚筇时,叹息危亭北海碑。后辈但知尊字画,当年不得戍边垂。岂关贝锦有成祸,只恐干将不自奇。杜老惜才千古意,如今谁咏六公辞。

儒风一变至于道,此是尧夫未识儒。除却儒风如更有,将驴骑了复寻驴。

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公子自贪低唱酒,肯来同对玉峰寒。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鱼釜鹑衣救叔寒,犧樽羊饩度姑山。瑞花一夜围青嶂,扶叶平明射白间。偏雨麦田知地瘠,怕冰戌土谢天悭。威棱回出金汤外,二万边兵已北还。

亭桥两面看芙蕖,静数波间小队鱼。碧幛弯环遮云路,净天终待此同居。

梁木今其壤,谁能问大钧。恩深两宫赙,哀动四州民。已矣天人策,伤哉社稷臣。吾生良可耻,不及见斯人。

玉立诸郎总席珍,名登天府早荣亲。读书闻道超千古,教子如君有几人。行际风云攀郄桂,先沾雨露及庄椿。浮山名寿参天翠,长与蓝袍色斗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