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客

城门抱关皆老兵,问客来早天未明。
我笑老翁勿嘲讪,我愧古人百千万。
道傍赫赫翁所见,寒热郡国欺乡县。
人之所畏敢不畏,嗟我此翁安得慢。

作品评述

《衣客》是宋代张耒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门抱关皆老兵,
问客来早天未明。
我笑老翁勿嘲讪,
我愧古人百千万。
道傍赫赫翁所见,
寒热郡国欺乡县。
人之所畏敢不畏,
嗟我此翁安得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旅行者在城门口遇到老兵的情景。诗人自嘲自己的境遇,笑着对老兵说不要嘲笑他,因为他感到自愧不如古人。在路边,这位旅行者看到了许多显赫的权贵,他们冷落了乡村县城。然而,这位旅行者并不畏惧那些受人敬畏的权势,他悲叹自己无法像这位老人那样悠闲从容。

赏析:
《衣客》这首诗词通过对旅行者与老兵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和时代的思考。诗中的旅行者身着破旧的衣服,表现出贫困和颓废的形象,而城门抱关的老兵则象征着权力和威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笑着说不要嘲讽他,因为他感到自愧不如古人,这表明他对古人的敬仰和自己的失落之感。

诗中的道傍赫赫翁所见,寒热郡国欺乡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权贵们只关注大城市和郡国的利益,而对乡村县城冷落不顾。这种社会现象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和感叹,他认为人们应当勇敢面对那些权势,不畏惧并敢于挑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无奈和悲叹之情。他羡慕那位老人的从容和悠闲,自己却无法像他那样慢下来。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反思,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并通过对旅行者和老兵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由来娇爱竞新知,空结同心不忍持。山上蘼芜宁再遇,陵西松柏讵相期。罗繻明月君休系,纨扇秋风妾不辞。极目自怜春欲尽,流莺飞处草离离。

阉茂之年拜伏犀,鸡豚同社记金溪。情深缟紵论六契,义切蓬麻荷品题。花底醉春同挈榼,云中历妙共扶藜。岂知生死今殊路,抆泪佳城意惨凄。

闻说天台髻未髽,中年方遂此煎茶。不行四边十九盘岭,那见二千余盏花。架壑横空瘦龙脊,崩云裂石怒雷车。他时乞我三椽地,莫郊昙猷滴两洼。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

举国无人分智囊,满川龙血战玄黄。百年驯致文明地,一日尽为荆棘场。关辅渴思王镇恶,蜀人尤喜杜黄裳。小臣试草中兴颂,准拟还京奉上皇。

观堂钟响待催班,步入朱廊十二间。宣坐赐茶开讲席,花砖咫尺对天颜。

闻道军书至,扬鞭不问家。虏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汗马河源饮,烧羌陇坻遮。翩翩新结束,去逐李轻车。

道之冥机,一何相守。汝竞光阴,我亲蒲柳。毋厚弁之夺席,毋蒲愚之诵帚。深思彼伐丁丁之声,照古照今兮宜善求友。

今夜天边月,谁期海上看。家山虽间隔,儿女暂团栾。露重银蟾湿,风清玉宇寒。年年长是客,强把一樽叹。

君不见孙融昔日见李膺,百世尚以通家称。又不见孔融后来荐鸿豫,卵翼方成比行路。北海平生开酒尊,未应宾客皆若人。倘令同德更比义,华胄肯以遥遥论。世间麟凤杂枭虺,人事会逢总如此。高平丞相本大贤,尺璧那容寸瑕指。一朝契家青涧种,转头不记龙图公。蝈鸣乱磬蝇点素,丞相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露气夜生蒨鹊楼,井梧叶叶已知秋。君王只禁宫中蛊,不禁流红出御沟。

长沙笔墨妙山林,植立如听啸月音。岸槲不妨俱遂性,一溪闲与照清深。

托布囊,握乌藤。街头市尾,不是闲行。

饮冰食蘖坐穷阎,旋觉星星上鬓髯。百尺楼中从偃卧,五侯门下任暄炎。寒花最爱香来晚,倒蔗须教末见甜。寿相谁知三甲异,新年愿得一丁添。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已无。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

独扫蛾眉作远山,春风瑶草照朱颜。我来欲问许玉斧,二十四峰如髻鬟。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

一年一度一除夜,趱得世人霜满颠。七十三年除过了,未知除尽是何年。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