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银河秋浪。
遥出昆仑上。
忽变澄澜添碧涨。
可道升平无象。
黄云浊雾初开。
荣光休气徘徊。
试觅当时五老,金泥玉检将来。

作品评述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银河秋浪,
遥望昆仑山之巅。
突然变得清澈明亮,水面波涛更加碧蓝。
这暗示了升平时期无法形容的美好景象。
黄色的云彩和浓雾开始散开,
辉煌的光芒在空气中徘徊。
我试图寻找当年的五位长者,
他们的智慧和品质如同金泥和玉石,永存于世。

《清平乐》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期的向往和渴望,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美丽宜人的景象。银河秋浪象征着繁荣的时光,昆仑山代表了高山之巅,远离尘嚣。诗词中的黄云浊雾初开,荣光休气徘徊,表明在和平时期,阴霾逐渐消散,光明和荣耀开始显现。诗的最后,作者试图寻找当年的五位长者,他们象征着智慧和高尚品质,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繁荣的向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和平时期的赞美和希冀。诗词的意境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追求。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澈师何处觅遗踪,坐听云门寺里钟。正自年来苦行脚,个中元自有千峰。

清平乐

楼外兰班晓斗垂,霜晴宫瓦湿琉璃。珠幢羽节严仙杖,桂酒椒浆洁祠仪。寒气导迎通律管,神光飞动属坛壝。定闻贾傅开良对,天子斋居待受釐。

清平乐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近川花柳尽容华,为过佳人若桃李。节旄前路光辉拥,受诏采择复充送。合相当知偃月形,问祥应有怀日梦。君王正在柏梁台,欢进千年紫玉杯。太史占天先入奏,二星遥扈四星来。

清平乐

我昔见之湖上居,当门万朵翠芙蕖。承平公子有故态,文敏外孙多异书。闲吮彩毫消白日,梦骑黄鹤上清虚。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

清平乐

夜海微微一舸巡,飞涛卷雪乱呻吟。蛟鼍不敢吞奇骨,放作神州学剑人。

清平乐

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清平乐

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清平乐

黄昏日暮驱羸马,夜宿濉阳烽火下。此地新经杀戮来,墟落无烟空碎瓦。层冰塞断隋朝水,一道银河贯千里。愁心翻覆梦难成,病仆呻吟呼不起。泗水三千招义军,本是征战邀殊勋。十年麾下蓄壮气,一朝此地为愁人。昨日太阳回照烛,转见天心重含育。早晚东风的发生,古堤春草年年绿。

清平乐

竹影与溪声,萧萧眼底明。秋云浮古树,山石削长城。暝色凝黄碧,啼乌伴晚征。高僧不知客,故遣作诗鸣。

清平乐

这王三,风得赛。便咄了气财,色游三昧。因何却不断香醪,我神仙也爱。独自行来真自在。要到处掩然,悉除百*。多心经,记得分明,

清平乐

大隐在朝市,仙人好楼居。方平今白发,未许见麻姑。

清平乐

三五年时折桂来,也曾班底戴花回。而今四十还流落,却被人呼老秀才。

清平乐

老去寡交游,孤吟倚石楼。风生云渐散,虹见雨初收。苍莽天将暮,凄清气似秋。玄猿慰岑寂,长啸碧峰头。

清平乐

率职咸位,礼容睟然。澡身端意,陟降靡愆。神心嘉虞,乡兹洁蠲。敷锡沌佑,屡登岂年。

清平乐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清平乐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清平乐

竹隐先生名满世,自为举子已诗声。春风若入五花判,莫遣紫微红药惊。

清平乐

遥望渔舟,不阔尺八。(卢肇)凭阑一呕,已觉空喉。(姚岩杰)

清平乐

出谷入谷路回转,秋风已至归期晚。举头何处望来踪,万仞千山鸟飞远。

清平乐

出门随意踏苍苔,过眼时光一笑陪。二十四风清绣地,两三点雨试轻雷。缬空舞絮随春去,钿水娇荷闯夏开。对景伤心儿女事,刚肠无奈只衔杯。

清平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