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

嵯峨千仞控炎陬,铁作桥梁石作楼。
五岭众山皆拱附,三神一岛自漂流。
气凌沧海遥相视,看入青云势未休。
借问穉川今在否,待飞双燕结真游。

作品评述

诗词:《游罗浮》
作者:莫洞观

嵯峨千仞控炎陬,
铁作桥梁石作楼。
五岭众山皆拱附,
三神一岛自漂流。
气凌沧海遥相视,
看入青云势未休。
借问穉川今在否,
待飞双燕结真游。

中文译文:
高峻的山峰屹立千仞,控制着灼热的火焰。
铁制的桥梁,石头建造的楼阁。
五岭和众多山峰都屈服在这里,
三座神岛自然漂流。
气势高耸入云,俯瞰苍茫的海洋,
注视着蔚蓝的天空,雄伟的势头不停息。
请问,穉川如今在哪里,
期待着两只燕子飞来结成真正的游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罗浮山的景象和情怀。罗浮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神山,它的壮丽和神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用嵯峨、铁梁、石楼等形象描述了山峰的高耸和坚实。五岭山脉和其他山峰都向罗浮山低头,显示了其独特的地位和吸引力。三座神岛自然漂流,暗示了神秘而不可捉摸的存在。诗句中的气势凌沧海,看入青云,表明罗浮山的雄伟与辽阔,超越了一般的尘世繁华。最后的两句诗中,借穉川和双燕结真游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渴望能够亲身体验罗浮山的真正美丽和神奇。

赏析:
《游罗浮》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描绘山峰、桥梁、楼阁等景物,展示了罗浮山壮丽的姿态。诗句中的五岭众山皆拱附,表达了罗浮山与其他山峰的差异和独特魅力,给人以肃穆崇拜之情。同时,通过描述气凌沧海、看入青云等表达手法,使诗中的气势和景象更加壮观。最后两句诗中的穉川和双燕象征着一种向往和期待,诗人希望能够亲自来到罗浮山,领略真正的美景。整首诗以奇峻的山峰、神秘的神岛为背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自由自在的心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作者介绍

莫洞观,道士,容州(今广西容县)人,居罗浮石洞(《罗浮志》卷四)。

诗词推荐

禾穟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一笑无烦论古今,就中首肯即吾真。君今正与司南合,直指何曾更问人。

老阅人间久,曾降百万魔。悲忧诚害性,喜悦亦伤和。省事常须勉,忘怀得最多。当年未知此,无奈月明何!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

肃肃庠序,祀事惟明。大哉宣父,将圣多能。歆声肸乡,回驭凌竞。祭容斯毕,百福是膺。

磔磔寒禽无定栖,纤纤小雨欲成泥。松呜汤鼎茶初熟,雪积炉灰火渐低。一气推移均野马,百年蒙覆等醯鸡。青山黄叶兰亭路,忆唤邻翁共架犁。

地远尘寰绝点埃,悬崖屈曲寄层台。山头玉溜随檐滴,岩下金容就石开。寺影不妨流水过,松香长逐好风来。遍游未尽无穷景,为报舟人且莫催。

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

虚堂寂寂夜深寒,携得瑶琴月下弹。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贫山何所有,特此

当馈而今渴将材,岂无枭俊尚沉埋。不曾荐得云中守,也道身从省户来。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下车著芒鞋,扶杖陟罔路。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苔深洒綦偪,露重湿袍绔。水声浩呼涌,山气汩驰鹜。傍倾眩欲落,上滑危楼仆。寻幽不惮险,已倦宁得住。荒程迷远近,杂径恶叉互。喜经茶园头,艳见莲岳处。喘汗扇方乾,惊魂

晓色宜闲望,山风远益清。白云连晋阁,碧树尽芜城。少静沙痕出,烟消野火平。最堪佳此境,为我长诗情。

西山唤我陪轻举,上馆留君养大远。莫起世间离别念,他年相见两童颜。

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溪北溪南路,山前山后居。兴来随杖屦,意到总林庐。独目常怀尔,关心相忆余。虽然风月趣,千里故非疎。

我持白玉壶,酌君黄金卮。我为楚歌君楚舞,并言行乐当及时。忆昔少小携名娃,千金调笑听琵琶。青丝络酒穿芳草,白马寻香踏落花。可怜绿发不相待,旧游回首今谁在。

海棠初发为题诗,倏见轻红万点吹。已惜落英铺满地,更怜几片罥蛛丝。

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二三月里饶春睡,七八年来不早朝。浊水清尘难会合,高鹏低鷃各逍遥。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两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