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仲庶出守潭州

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
高才有公孙,相望千岁後。
平明省门开,吏接堂上肘。
指撝谈笑间,静若在林薮。
连墙画山水,隐几诗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东南守。
传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贾生否。

作品评述

诗词:《送吴仲庶出守潭州》

作者:王安石(宋代)

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
高才有公孙,相望千岁后。
平明省门开,吏接堂上肘。
指撝谈笑间,静若在林薮。

连墙画山水,隐几诗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东南守。
传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贾生否。

中文译文:
吴公被派往河南治理,名声传遍朝廷右部。
他才华出众,堪比公孙策,相信他将在千秋之后独领风骚。
清晨省门开启,官吏们迎接他入堂。
他指点江山,谈笑之间宛如置身于静谧的林薮。
墙上画满了山水画,几案上隐藏着成千上万首诗。
他怀揣着对江湖的思念,果然获得了东南地区的守职。
击鼓声传到了清澈的湘水上方,旌旗覆盖了牛斗山。
如今河南治理安定,再度回到了荆人的口中。
自古以来,楚国就有出色的人才,酃渌地有着美酒之乡的美誉。
不知道樽前的客人们还能否再见到他,是否还能与贾生共饮一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送别吴仲庶出任潭州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吴公治理河南的场景,表达了对他才华出众的赞赏和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

诗中以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的对比来突出吴公的才华和高尚品质。诗人运用林薮和山水画来形容吴公的官场风度,将其与自然的宁静和美丽相联系,突显了他的高雅和深邃。

诗人也表达了对吴公的思念和对他未来事业的祝福。他希望吴公能够在东南地区的守职中发挥才华,使得治理安定。诗人还提到了楚国有出色的人才和美酒之乡的传统,暗示着吴公将在河南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为河南带来繁荣和幸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公未来的担忧和不舍,他不知道吴公是否还能再次相聚,并与贾生共享美酒。这种别离的情感洋溢在诗中,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吴公出任潭州的场景和情感,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才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对治理河南的期望和祝福。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离鉤三寸无消息,觉海方乘般若船。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庐山之胜,秀出斗旁。参于衡岳,镇东南方。民人所瞻,神天攸宅。赍梦之祥,乃兴自昔。惟天聪明,矜此下民。监求其莫,恐有不闻。惟神司之,云轺风马。乃诹乃访,周游天下。不疾不速,不察而明。天何言哉,民无嚬呻。是为福庭,列圣祗敬。锡羡聩祉,有感斯应。明明我圣,惟一乃

每恨千山隔,俄欣一日同。交游非比众,人物少如公。正欲扶公道,端期振此风。不须深退避,风雨要帡幪。

联镳共醉杏园春,英辟龙飞为作新。诸老破荒□□宋,三台接武辅乾淳。贤侯推广崇儒化,先辈□□□士仁。珍重黄堂一杯酒,也沾白发旧词臣。

北客开眉乐岁,东君著意华年。遮风藏雨晚云天。应怕杏梢红浅。不惜灯前放夜,从教雪后留寒。水晶帘箔万花钿。听彻南楼晓箭。

大带深衣,缁冠素履。籍以纸衾,覆以布被。一物不将,敛形而已。其人伊何,履斋居士。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驰馹数千里,朝天十二楼。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精不摇,神不骄,鬓任髡,颜任凋。人扰扰而胶胶,尔寂寂而寥寥。知壶子其谁何,异渔父之堪描。往壁观以默照,免室迩而人遥。

新交胜旧交,生别犹死别。饥魂散欲飞,愁肠郁以结。去信诚两难,主客新握别。家山杳何许,千丈高巀嶭。试登黄甘望,百里见积雪。我甔无储粟,我箧无重褐。妻孥幸团栾,忘此饥与渴。倚君为大厦,顾我颜色悦。无家未易归,无产难久歇。乡校著我名,免在编氓列。麦田望有秋,桑叶

道人抱道常避人,闭门三月不识春。风风雨雨不相识,起迎北斗生精神。夜来梦揖梅子真,脱胎换骨隔一尘。玉池生液银河润。嚥嗽自有元和津。山中且住不须去,九仙岭上云迷路。捣余药裹卧松根,只在丁当鸟鸣树。

白鸡黄犬不将去,寂寞空馀葬时路。草死花开年复年,后人知是何人墓。忆君思君独不眠,夜寒月照青枫树。

六籍唯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华陀老黠徒惊俗,吾岂无书可活人!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

引泉已成沼,对石宜破窗。他年涧上桥,为子书春淙。

沙场大黄弩,将军在时射。贼人得之惊,一挽一百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残阳来霁岫,独兴起沧洲。(雨后,张为《主客图》)

明白家风月洗霜,道人寒夜坐绳床。安身谁效兔三窟,返照自如龟六藏。疑若蛇弓蟠酒醆,妙同蜂蜜得华房。默游宛转臻元极,虚廓无涯步大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