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
中{左氵右霝}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
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作品评述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
中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
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梅尧臣与两位僧人在金山上的邂逅,共品茶的情景。梅尧臣游历江山,每天吟咏的时间总是不够。突然,两位僧人带着双锡拜访他,他们的衣袍上带着晨露。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他们还带来了泡茶的器具,以此烹制新鲜的绿茶。茶汤像蜜糖一样甜美,泡出的花茶香气如同谷粟一般。这让梅尧臣感到自己的尘俗忧虑被洗涤净尽,使他对自己身上的官服和头上的冠缨感到愧疚。他不知道如何回报这两位勤勉的僧人,只能驱驰着僧人们扣响云谷的门扉。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展示了诗人与僧人在金山上共饮茶的情景,并通过茶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尘俗纷扰的反思和自省。

诗中的"金山"是一个虚构的地名,可能代表着一种宁静和纯净的境地。诗人游历江山,对于美景的吟咏无法满足他的心灵需求,但在这时,两位僧人的到来给他带来了一些新意和惊喜。

"双锡"指的是僧人手中的两根拐杖,表明他们是出家人,具有超脱尘世的身份。他们穿着的衣服上带有晨露,显示出他们早起修行的虔诚和清晨的寒凉。这种对僧人形象的描绘,与大自然中的清新景色相互映衬,强调了僧人的清净和超然。

"持茗具,向此烹新绿"表明僧人们带来了泡茶的器具,并且在这里烹制了新鲜的绿茶。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被视为清雅和宁静的象征。茶汤像蜜糖一样甜美,而花茶的香气则被形容得如同谷粟一般,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茶的美好与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的尘俗忧虑与僧人们的清净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感到自己的冠缨束缚了他的思绪,而尘虑也需要被涤净。他自惭形秽,不知如何回报这两位勤勉的僧人,只能驱驰着他们扣响云谷的门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闲适宁静的景象,通过对茶和僧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反思和对纯净与清雅的向往。诗中的金山、双锡、茗具等形象都与宁静、纯净和超脱尘世的意象相呼应,给人带来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受。

诗人在面对纷繁世事时,通过与僧人共品茶的经历,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被俗务所困,内心渴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这种对纯净和超然境界的向往,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倾向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的反思,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深入浅出。通过对茶和僧人的描写,诗中融入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象,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罗绮丛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算不虚得,都古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晚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余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人世那有此,心疑是庐山。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落日泊四望,诸峰森在前。老夫急亲指,舟子答果然。平地起屏障,倚空开旗旃。潜抱秀润质,不露奇怪颜。乃知名山尊,未与几岭班。严重王公体,雍容德人贤。何必出锋锐,要骇

生公天人师,讲法花雨堕。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山祗常护持,山鸟不敢污。野人心茫然,傲荡多酒过。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

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风雨劝我归,也省两头事。

林表堕金鸦,孤村三两家。晴光明浦溆,红影带蒹葭。傍舍收鱼网,隔溪横钓槎。炊烟未篝火,新月一钩斜。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肯时无不成。如今宝塔所将圆,诸人尽发一轮心。气急杀人因悟道,灵山会上没闲人。大小不拘皆拽石,高低齐转普庵经。山林岩谷皆微笑,此是如来最上因。若有痴顽拨不转,猪楼羊棬好安身。老僧拄杖头有眼,不打披毛戴角伦。如是斩钉并截铁,一人了事万皆新。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乡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

暖律才中,正莺喉竞巧,燕语新成。万绿阴浓,全无一点芳尘。门巷朝来报喜,庆佳期、此日光荣。开华宴、交酌琼酥,共祝鹤算椿龄。须知最难得处,双双凤翼,一对和鸣。造化无私,谁教特地多情。惟愿疏封大国,彩笺上、频易佳名。从此去、贤子才孙,岁岁长捧瑶觥。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示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余。腰垂金印结紫绶,诸将不敢过庭除。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钟鼓观麾旟。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西风迎面晚凉新,略展青铜正幅巾。独倚阑干偶无事,閒看楼下奕棋人。

寺对钟陵第一峰,娑罗树下午阴浓。此身飘泊莺花海,踏遍蓬山仗短筇。

建置茗饮利无穷,除去睡魔捷如攻。满箧龙团重绝品,平视紫笋难为同。定知一啜爽神观,执热往往腋生风。破碎月轮午窗底,危冠欲堕呼樵童。成仁岂惮粉身骨,收取祛烦疗疾功。开陈作经忆桑苎,闭眼便觉精神通。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尽展冰奁玉鉴,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想霓裳。呈妙舞,起清讴。蓝桥何处,试寻玉杵恣追游。拟待铅霜捣就,缓引琼浆沈醉,谁信是良筹。长啸跨鲸背,不必愿封留。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寄笺来。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锁却藏舟屋,丁宁勿浪开。渔郎最饶舌,曾去引人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