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筝诗

披帷月底理鸣筝,哀调澄于镜里冰。
试使楚王闻一曲,可怜应不数安陵。

作品评述

《闻筝诗》是明代张玄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披开帷幕,月光洒在鸣筝之上,
悲伤的调子清澈如镜中的冰。
试着让楚王听一曲,
可怜的是,他应该不会记起安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披开帷帘,在月光下弹奏筝的情景。筝的声音哀怨悲伤,仿佛冰心一般清澈。作者试图让楚王听一曲,但他应该不会记起安陵之事。这首诗以音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寂寞和无奈。

赏析:
1. 音乐与情感交织:诗中的筝声是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筝的悲伤调子,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投射出来。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更富有感染力,读者可以通过音乐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2. 冷静与凄美并存:诗中使用了冰和镜两个意象,将悲伤的调子与清澈的冰进行了对比。冰代表着冷静和清澈,镜则象征着客观的反映。这种对比使得诗词在悲伤的同时,又透露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3. 安陵的遗忘:楚王在诗中被提及,安陵则暗示了楚王的陵墓。诗人试图让楚王听一曲,但他应该不会记起安陵。这种遗忘的象征意味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突出了人事如梦的无常和残酷。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诗人的孤独和遗忘使得诗词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永锡难老,眉寿保鲁。以佐天子,为周室辅。

郑人兰佩不须夸,自别团香擅国华。客枕莫疑无好梦,年年同有瑞香花。

北风吹雨雪,举目已凄凄。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出聘天王使,来乘御史骢。驰车看燕妇,貂扇御胡风。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罽庭观拜舞,不以未央中。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疏傅里闾寻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裴度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白居易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李绅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刘禹锡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充所养兮,粹乎成德。

峭石帆收,归期差,林沼年销红碧。渔蓑樵笠畔,买佳邻翻盖,浣花新宅。地凿桃阴,天澄藻镜,聊与渔郎分席。沧波耕不碎,似蓝田初种,翠烟生璧。料情属新莲,梦惊春草,断桥相识。平生江海客,秀怀抱、云锦当秋织。任岁晚、陶篱菊暗,逋冢梅荒,总输玉井尝甘液。忍弃红香叶。集

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棱一梦中。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三月春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何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南徐好,鼓角乱云中。金地浮山星两点,铁城横锁瓮三重。开国旧夸雄。春过后,佳气荡晴空。渌水画桥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风。千古夕阳红。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渔樵渡溪孤,鸟雀归村众。还寻老僧居,隔竹

人欲所大味为先。兴和尽敬咸在旃。碧鳞朱尾献嘉鲜。红毛绿翼坠轻翾。臣拜稽首万斯年。

世事真成风马牛,细思愈觉此生浮。旧交散後知心少,行路难来出户愁。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鲁中狂士今安有?泪尽朱云草满丘。

公馆当清夜,移樽近北墉。秋声连蟋蟀,月色淡芙蓉。

早从子美追懒真,近向长康得痴绝。相逢可笑复可怜,君看稀疏鬓边雪。

太一真人,莲叶向、中流荡漾。凌万顷、风为帆席,浪为轻桨。乱舞翠绡云雾薄,卧看玉宇琉璃晃。似飘然、万斛举龙骧,随波荡。太华顶,花十丈。飘一叶,借清赏。倩龙眠老手、为渠摹仿。鳌禁岧峣谁寓直,玉堂学士今刘向。要清宵、特地杖青藜,来相访。东坡书林和靖诗后:吴侬生长

高居拥旌旆,辉映汉江曲。富贵一朝异,窈窕辞别屋。含笑落日迟,浩歌湘水绿。山川不可逾,安得遥相逐。佳丽诚足珍,凉薄难见录。

数叶梧桐落短廓,一泓秋水湛银塘。调琴独奏猗兰操,啜茗清飘茉莉香。涕泣两年同贾傅,痴梦千载笑君房。於今不作武宁客,蓑笠渔竿日月长。

暑雨初晴昼漏迟,江乡乐事有谁知?村村陇麦登场後,户户吴蚕拆簇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